首页> 中文学位 >农村公众布病风险沟通策略研究——基于内蒙古、吉林、北京农村公众的调查
【6h】

农村公众布病风险沟通策略研究——基于内蒙古、吉林、北京农村公众的调查

代理获取

目录

封面

声明

中文摘要

英文摘要

目录

前言

第一章 选题背景与文献综述

1.1 选题背景与动机

1.2 文献综述

第二章 理论架构与研究思路

2.1 理论架构

2.2 研究思路

第三章 研究设计

3.1 研究对象及抽样设计

3.2 问卷设计及调研团队

3.3 资料收集及质量保证

3.4 数据分析方法

第四章 数据分析

4.1 数据描述统计分析

4.2 数据统计推断分析

第五章 研究结论与讨论

5.1 农村公众布病KABP现状、特征及存在问题

5.2 农村公众布病风险认知现状、特征及存在问题

5.3 农村公众的媒介使用现状及存在问题

5.4 影响农村公众布病KABP水平和风险认知的主要因素

5.5 其他相关发现

第六章 农村公众布病风险沟通策略

6.1 政府层面

6.2 专家层面

6.3 媒体层面

6.4 公众层面

6.5 四者联动增强风险沟通的针对性,在改变公众行为层面加大力度

总结

参考文献

附录1:

致谢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论文情况

展开▼

摘要

本文是在布病防控试点省份——内蒙古、吉林和北京开展抽样问卷调查基础上开展的布病风险沟通策略研究。通过对回收的1125个有效样本进行统计分析,发现三省农村公众布病KABP水平和风险认知水平如下:农村公众布病KABP水平尚可;良好行为习惯有待加强;部分公众布病知识存在盲区。“途径了解”是影响风险认知最重要的维度;农村公众对布病风险危害的认知低于实际危害。
  推断统计分析发现:KABP水平是影响人间布病发病率的重要因素;透过风险认知水平可以洞悉公众的布病风险防范意识和行为倾向。此外,媒介使用情况和年龄、文化程度、家庭收入等人口统计信息对农村公众布病KABP水平和风险认知有影响。
  基于数据分析和现场调查结果,本文从政府、专家、媒体和公众层面提出风险沟通策略:政府应充分认识风险沟通的重要意义,将风险沟通工作制度化;开展“社会动员”,倡导公众养成良好行为习惯;建立并完善与公众的沟通和反馈机制。专家应深入农村,缩小与公众的风险认知偏差并加大对该领域的研究力度。媒体要提升信任度,进一步发挥电视的主导作用,同时尽量将网络等新媒体覆盖到农村;在开展与风险认知维度相关的宣传时,媒体要把握好“度”。引导公众改变养殖模式,减少与动物的密切接触;鼓励公众及时向政府和有关部门反馈意见。此外,政府、专家、媒体和公众四者联动,增强风险沟通内容和方式的针对性,在帮助公众养成防控布病的良好行为习惯上形成合力。

著录项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代理获取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