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学位 >投资条约中劳工保护条款研究
【6h】

投资条约中劳工保护条款研究

代理获取

目录

声明

摘要

缩略语

引言

1.研究意义

2.国内外研究现状

3.主要研究方法

第一章 劳工保护条款概述

1.1 劳工保护条款进入国际投资条约的历史沿革

1.1.1 国际贸易与劳工保护问题

1.1.2 劳工保护条款逐步纳入投资条约

1.2 相关概念

1.2.1 劳工

1.2.2 劳工权利

1.2.3 国际劳工标准

第二章 国际投资条约或投资章节中劳工保护条款的缔约实践

2.1 投资条约中纳入劳工保护条款存在的困难

2.1.1 各国劳工保护水平差异

2.1.2 缔约国在国际投资中充当角色不一

2.1.3 各国对劳工保护条款内容调整范围的接受程度不同

2.2 投资条约中劳工保护条款的纳入模式

2.2.1 序言式

2.2.2 专门条款式

2.2.3 条约附件式

2.3 投资条约中对劳工保护条款的具体表述模式

2.3.1 “承诺不降低要求”模式

2.3.2 “提高国内劳动保护标准并保留政策空间”模式

2.3.3 “企业社会责任”模式

第三章 涉及劳工保护问题的投资争端仲裁实践

3.1 违反公平公正待遇

3.1.2 Piero Foresti,Laura de Carli and others v.Republic of South Africa案

3.1.3 Caratube International Oil Company LLP v.The Republic of Kazakhstan案

3.2 违反合同稳定性

3.2.2 Veolia Propreté v.Arab Republic of Egypt案

第四章 我国未来投资条约中纳入劳工保护条款的制度构建

4.1 我国现有投资条约中纳入劳工保护条款的缔约实践

4.2 我国未来投资条约谈判对劳工保护条款的利益选择

4.2.1 从东道国角度

4.2.2 从投资者母国角度

4.3 我国宜“有限”接受投资条约中纳入劳工保护条款

4.3.1 坚定保留劳工保护公共政策空间

4.3.2 不宜设置过于具体的劳工保护义务

4.3.3 坚持劳工保护投资争端的不可仲裁性

4.4 我国在未来谈判的投资条约中纳入劳工保护条款应采用的条约模式

4.4.1 纳入模式宜采用序言式

4.4.2 采用开放性的具体表述模式

4.4.3 排除劳工保护国际投资争端可仲裁性

结语

参考文献

致谢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论文情况

展开▼

摘要

本文围绕着投资条约中劳工保护条款这一中心,对与之相关的重要概念、缔约现状、仲裁实践进行总结和分析。再通过研究我国现有的投资条约对劳工保护条款的缔约实践及存在的不足,探讨我国今后在投资条约的谈判中对劳工保护条款应采取何种谈判立场。
  本文共分为四个部分:
  第一章为劳工保护条款概述。本部分考察了国际投资条约与劳工保护问题的历史沿革。并尝试厘清国际劳工保护相关概念。区分了劳工保护条款调整对象和国内劳动法调整对象。
  第二章为国际投资条约或投资章节中劳工条款的缔约实践。首先,从三个方面分析了投资条约纳入劳工保护条款存在的困难。其次,将现有投资条约劳工保护条款纳入模式进行了大致分类,并分析了每种类型的利弊。最后,分析劳工保护条款的具体语言表述形式,阐述不同表述形式背后所代表的利益诉求。
  第三章为涉及劳工保护问题的投资争端仲裁实践。按照外国投资者提起国际投资仲裁的理由分类,列举部分涉及劳工保护问题的案例。考察仲裁庭面对案件涉及到的劳工保护问题不同的态度。
  第四章为我国投资条约纳入劳工保护条款的制度构建。通过考察我国已有投资条约中劳工保护条款的缔约情况,提出我国在当前形势下应对劳工保护条款采取何种谈判立场。并为今后的投资条约谈判中我国可接受何种形式的劳工保护条款提出建议。

著录项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代理获取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