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学位 >不同松桉混交模式对林分生长和土壤理化性质的影响
【6h】

不同松桉混交模式对林分生长和土壤理化性质的影响

代理获取

目录

声明

摘要

第一章 绪论

1.1 引言

1.2 人工林研究进展

1.2.1 桉树人工林发展现状

1.2.2 马尾松人工林发展现状

1.2.3 混交林研究进展

1.3 森林土壤理化性质研究进展

1.4 研究的目的与意义

第二章 材料与方法

2.1.4 植被类型

2.2 研究内容

2.2.1 不同松桉混交模式对林木生长的影响

2.3.1 样地设置

2.3.2 外业调查与样品采集

2.3.3 土壤测定指标与方法

2.3.4 数据处理与分析

第三章 结果与分析

3.1 不同松桉混交模式对林分生长的影响

3.1.1 不同松桉混交模式对马尾松林木生长的影响

3.1.2 不同松桉混交模式对桉树林木生长的影响

3.2 不同松桉混交模式对土壤物理性质的影响

3.2.1 容重与孔隙度

3.2.2 含水率

3.2.3 土壤物理性质相关性分析

3.3 不同松桉混交模式对土壤化学性质的影响

3.3.1 不同松桉混交模式土壤中大量元素

3.3.2 不同松桉混交模式土壤中微量元素

3.3.3 不同松桉混交模式土壤中PH和有机质

3.3.4 土壤化学性质相关性分析

3.4 不同松桉混交模式土壤物理性质与化学性质相关性

3.5 不同混交模式土壤理化综合评价

第四章 结论与讨论

4.1.3 混交模式与土壤化学性质的关系

4.2 结论

4.2.1 不同松桉混交模式对林木生长的影响

4.2.2 不同松桉混交模式对土壤物理性质的影响

4.2.3 不同松桉混交模式对土壤化学性质的影响

4.2.4 不同松桉混交模式土壤物理性质与化学性质相关性

4.2.5 不同混交模式土壤理化综合评价

4.3 不足与建议

参考文献

致谢

展开▼

摘要

本研究在派阳山林场试验性种植的基础上,选取具有代表性的3种马尾松+桉树混交模式,并与同时营造的纯林进行比较,旨在阐明马尾松+桉树混交对林木生长效应和土壤理化性质的影响,为我国人工林可持续经营提供科学依据,研究结果对指导松桉混交经营具有重要的实践指导意义。
  (1)3.5a和4.5a生的马尾松平均胸径和平均树高,模式A(造林模式见表2-1、图2-1,下同)均为最大值,马尾松纯林均为最小值,且两者差异显著。但在胸径年生长量对比中,SC(马尾松纯林)以1cm为最大值,模式C以0.57cm为最小值;且差异显著。3.5a和4.5a生的桉树平均胸径和胸径年生长量,模式B居首,但四种造林模式的平均胸径差异不显著(P>0.05)。3.5a和4.5a生的桉树平均树高,模式C为最大值,CK(桉树纯林)为最小倩,三种混交模式之间差异不显著(P>0.05),但三种混交模式与纯林间普遍存在显著差异;在树高年生长量对比中,模式B最优。
  (2)松桉混交模式对土壤物理性质有明显的改善作用。相对于桉树纯林,三种混交模式均降低了土壤容重,显著提高了毛管孔隙度、非毛管孔隙度、总孔隙度、土壤田间持水量、毛管持水量、最大持水量。
  (3)不同造林模式对土壤N元素、P元素、K元素普遍存在显著性影响(P<0.05)。在0~20cm土壤中,三种混交模式N元素、P元素、K元素含量均高于两种纯林,且模式B的含量最大,为最优值。在微量元素中,三种混交模式中,模式A和B土壤中的Cu含量和Zn普遍高于两种纯林,且差异显著。五种造林模式,土壤均呈酸性,且造林模式对土壤pH值存在显著性影响;0~20cm中,模式B的土壤pH值最大,为最优值,AC土壤pH值最小,为最差值;在20cm以下的土壤中,纯林土壤pH值较大。在不同模式的同层土壤对比中,混交模式造林的土壤有机质含量均高于纯林,且差异显著,在0~40cm土壤,模式B的土壤有机质含量最高。
  (4)土壤容重与PH值、有机质、全K、水解N、速效P、速效K、有效Cu都呈显著负相关。最大持水量与PH值、全K呈显著正相关,与有机质、水解N、速效P、速效K、有效Cu均呈极显著正相关;毛管持水量与速效K呈极显著正相关,与水解N、速效P呈显著正相关;田间持水量与速效P、速效K、有效Cu呈显著相关;毛管孔度与速效K呈显著正相关;非毛管孔度与速效P、有效Cu呈极显著正相关;总孔度与有机质呈显著正相关;孔度与水解N、速效P、速效K、有效Cu呈极显著正相关。
  (5)运用模糊隶属函数法综合评价法对土壤物理指标和土壤化学性质指标分别进行评价和排序,然后将两大方面隶属值累加,求平均数,得出综合评价得分。最终评价得分排名为:模式B>模式C>SC>模式A>AC,最优混交模式为模式B。

著录项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代理获取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