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学位 >广西明秀园和谢鲁山庄造园历史和特色探讨
【6h】

广西明秀园和谢鲁山庄造园历史和特色探讨

代理获取

目录

声明

摘要

第一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

1.2 研究目的和意义

1.2.1 研究目的

1.2.2 研究意义

1.3 研究内容

1.3.1 主要研究的内容

1.3.2 调研具体步骤

1.3.3 创新和新颖之处

1.4 研究方法

1.4.1 具体方法

1.4.2 调查工具

1.5 研究动态

1.5.1 国外研究动态

1.5.2 国内研究动态

1.6 技术路线

第二章 明秀园和谢鲁山庄造园背景

2.1 广西园林历史背景概况

2.2 明秀园造园背景

2.2.1 明秀园概况

2.2.2 自然环境

2.2.3 人文环境

2.3 谢鲁山庄造园背景

2.3.1 谢鲁山庄概况

2.3.2 自然环境

2.3.3 人文环境

第三章 明秀园和谢鲁山庄的造园历史调查

3.1 相关史料调查

3.1.1 明秀园的史料

3.1.2 谢鲁山庄的史料

3.1.3 小结

3.2 现状调查

3.2.1 明秀园现状

3.2.2 谢鲁山庄现状

3.3 园林的修复调查与分析

3.3.1 明秀园的修复历史调查与分析

3.3.2 谢鲁山庄的修复历史调查与分析

3.3.3 小结

3.4 古树名木遗存调查

3.5 访谈调查

3.5.1 访谈人员基本信息

3.5.2 访谈内容调查

第四章 明秀园和谢鲁山庄造园历史分析

4.1 明秀园历史

4.1.1 总述

4.1.2 分期依据

4.2 明秀园历史分期

4.2.1 蒙村荒地——生成前期(1810年前)

4.2.2 富春园时期——生成后期(1810-1919年)

4.2.3 明秀园时期——全盛期(1919-1921)

4.2.4 明秀园转折期——衰变期(1921年-1949年)

4.2.5 明秀园后期——完善期(1949至今)

4.2.6 小结

4.3 谢鲁山庄历史

4.3.1 总述

4.3.2 分期依据

4.3.3 谢鲁山庄园林建筑发展历史

4.4 谢鲁山庄历史分期

4.4.1 树人书屋前期——生成期(1920年前)

4.4.3 树人书屋后期——全盛后期(1930-1950年)

4.4.4 谢鲁花园转折期——衰退期(1950-1979年)

4.4.5 谢鲁山庄时期——完善期(1979年至今)

4.4.6 小结

5.1 造园选址

5.1.1 真山真水,质朴自然

5.1.2 勘地相形,注重风水

5.1.3 求真务实,巧于因借

5.2 谋篇布局

5.2.1 园林的风格

5.2.2 景观的组织

5.2.3 景观的表达

5.3 水体

5.4 建筑

5.4.1 亭

5.4.2 楼

5.5 山石

5.6 植物

5.7 艺术特征

5.7.1 色彩

5.7.2 装饰

6.1 结论

6.2 讨论

参考文献

图表目录

附录

致谢

展开▼

摘要

武鸣明秀园和陆川谢鲁山庄与桂林雁山园齐享“广西三大古典园林”称号。明秀园和谢鲁山庄造园于广西真山真水的自然环境之中,在得天独厚的先天条件和一定的社会时代背景下建成,并且两者在在造园主体上都属于武人建园。在以往的研究中对它们的历史发展研究的并不完善,要想一窥广西园林的风貌,就要对它发展演变的规律有一个比较全面的了解,从而能做到扬弃和创新。
  本文以实地勘察、测量、访谈与文献资料相考证的办法,以明秀园和谢鲁山庄的园林实存现状为研究对象,对它们的历史信息,造园记录,空间布局,造园要素,文化内涵做收集,梳理和分析,完善了它们的造园历史和综合分析了造园特色。
  本篇论文主要研究结果如下:
  (1)明秀园造园活动中遭到过4次比较大的破坏,这与当时的政治时局有关,1921年那次破坏对明秀园的影响最大,以后的几次破坏只是从物态上发生改变;园林损坏主要为褪色、开裂、脱落、老化和虫害,处理办法为修复、更换、翻新和重置;经过2次全面维修,7次部分维修;谢鲁山庄的保护工作基本是从1980年后开始的,并且在后来的保护力度不断增加,山庄在此期间经过11次修补,除门窗改建外没有对园林布局进行破坏,依旧呈现当时风貌。墙体和木椽因气候的原因,高温多雨,山庄又建在自然山水中,长期又无人看管,受损较严重。
  (2)明秀园和谢鲁山庄历史发展可分为四个时期,分别为生成期、全盛期、衰变期、完善期。从时间跨度上看,明秀园历史比谢鲁山庄要早和长,但两者的全盛期时期接近。明秀园的衰变期园林变化很大,谢鲁山庄变化很小,两个园林的变化受政治和园主影响比较大。
  (3)从1936年至今,明秀园作为政府办公场所高达5次,这种历史沿迹反映了明秀园确实是个名副其实的花木园。
  (4)从两园历任园主来看,明秀园远远多于谢鲁山庄,这与两园的地理位置、园主身份和政治因素有关,并且两园都属武人造园。
  (5)广西园林发展上可总结为如下三个特征:①产生上的不确定性;②建造上的个异性;③风格上的包容性。
  (6)从服务对象上看,解放前都是私人园林,解放后民主的思想深入人心,园林由封闭转化为开放的舒适氛围,由私人园林向人民公园转移。
  (7)明秀园和谢鲁山庄具体可归纳为这四大造园特征:追求上的自然真实性;表现上的质朴性;功能上的实用性;风格上的包容性。
  (8)在造园选址上真山真水,自然天成;勘地相形,注重风水;求真务实,巧于因借。从地理位置上来看,广西古典园林位置呈分散状,且非经济中心;从建筑形式上看园林建筑出现了一些中西合璧的建筑类型,建筑造型独特,求真务实;从建造材料上看本土和外来相结合,借鉴新材料新工艺。

著录项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代理获取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