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学位 >多中心理论视角下农村产业扶贫发展困境及路径优化研究--以凌云县“万亩有机茶园”为例
【6h】

多中心理论视角下农村产业扶贫发展困境及路径优化研究--以凌云县“万亩有机茶园”为例

代理获取

目录

声明

摘要

1.1研究背景及研究意义

1.1.1研究背景

1.1.2研究意义

1.2国内外研究现状

1.2.1国外有关文献研究

1.2.2国内有关文献研究

1.2.3研究述评

1.3研究内容与方法

1.3.1研究内容

1.3.2研究方法

1.4研究的创新点

第2章相关概念的界定与理论基础

2.1相关概念的界定

2.1.1深度贫困

2.1.2精准扶贫

2.1.3产业扶贫

2.2相关理论基础

2.2.1多中心治理理论

2.2.2多中心治理理论的特征及要求

2.3多中心治理理论在农村产业扶贫中的适配性分析

2.3.1多中心治理契合现代治理理念的要求

2.3.2产业扶贫中存在政府失灵和市场失灵

2.3.3多中心参与贫困治理有制度保障和政策支持

第3章多中心治理主体参与产业扶贫的实证分析

3.1凌云县基本情况概述

3.1.1区位情况

3.1.2经济发展情况

3.1.3凌云县的贫困特征

3.2凌云县“万亩有机茶园”产业扶贫发展情况

3.2.1茶园产业发展初现成效

3.2.2茶叶品牌具备一定效应

3.2.3茶叶发展带动脱贫明显

3.3产业扶贫中多中心治理主体的功能及表现

3.3.1政府主导推进产业扶贫

3.3.2企业引领产业扶贫

3.3.3社会组织自发参与产业扶贫

3.3.4贫困户内生发展产业扶贫

第4章产业扶贫中多中心治理面临的困境及成因分析

4.1产业扶贫中多中心治理面临的困境

4.1.1政府在产业扶贫中存在越位、错位管理

4.1.2企业参与度不高、带动性不强

4.1.3社会组织发展滞后,影响力较弱

4.1.4贫困户自我发展能力不足

4.1.5多中心治理主体间缺乏合作

4.2产业扶贫中多中心治理陷入困境的成因分析

4.2.1政府权责界限不清

4.2.2企业激励引导机制不充分

4.2.3社会组织管理机制不完善

4.2.4贫困户发展意识薄弱

4.2.5主体间缺乏信任、利益联结机制不健全

第5章农村贫困地区产业扶贫的路径优化策略

5.1厘清权责关系,优化政府职能

5.1.1明确政府权责关系

5.1.2优化政府职能

5.1.3继续发挥政府在产业扶贫中的积极作用

5.2完善激励引导机制,创新企业参与方式

5.2.1培养企业的社会责任感

5.2.2完善企业的激励引导机制

5.2.3创新企业产业扶贫方式

5.3壮大社会组织力量,提高产业扶贫效率

5.3.1降低准入门槛,加强组织管理

5.3.2进一步提高农民的组织化程度

5.3.3增强社会组织的独立性

5.4提升贫困户主体地位,激发群众参与热情

5.4.1增强贫困户的主体意识

5.4.2提高贫困户的参与能力

5.4.3拓宽贫困户参与渠道,完善参与机制

5.5积极构建多元治理主体间的合作互动关系

5.5.1加强信任建设,提升合作意识

5.5.2规范主体参与秩序

5.5.3建立互利共享的利益联结机制

结语

参考文献

附录

致谢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展开▼

著录项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代理获取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