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学位 >肠易激综合征常见中医证型精神量表的调查分析
【6h】

肠易激综合征常见中医证型精神量表的调查分析

代理获取

目录

文摘

英文文摘

前言

1、肠易激综合征的现代医学研究

1.1肠易激综合征的流行病学

1.2肠易激综合征的病因及可能发病机制研究

2、肠易激综合征中医学的认识及研究现状

2.1肠易激综合征的病因病机

2.2肠易激综合征的情志致病特点及其与肝脾之间的关系

2.3肠易激综合征的中医临床分型

2.4肠易激综合征的中医治疗现状

3、研究目的

对象和方法

1、病例来源

2、西医诊断标准

3、中医辨证标准

4、入选标准

5、排除标准

6、研究和治疗方法

6.1量表的选择及积分方法

6.2调查分析及治疗方法

6.3统计学方法

结果

1、一般临床资料分析

2、两种证型的汉密尔顿和抑郁(HAMD)和(HAMA)量表总积分及各因子分比较

3、两种证型SCL-90量表总积分及各因子分的比较

4、中药治疗组治疗前后各精神评定量表的积分变化

4.1治疗前后HAMD和HAMA量表总积分的变化

4.2治疗前后HAMD和HAMA量表中各因子分的变化

4.3治疗前后SCL-90量表总积分及各因子分的变化

5、不良反应的观察

讨论

1、本研究中三种量表选择的可行性

2、现代中医对肠易激综合征的认识

2.1中医对社会精神因素致病的认识

2.2肠易激综合征中医临床分型的分布规律及特点

2.3疏肝健脾汤近期疗效分析及可能机制的探讨

结论

参考文献

致谢

原创性声明

展开▼

摘要

该研究利用三种将主观症状客观化的精神科评定量表,从中医的七情致病出发,探讨IBS中医分型的分布规律和特点,及各型之间在精神症状方面有无差异,并采用导师的疏肝健脾汤治疗IBS患者15例,通过分析治疗前后量表评定结果的变化,观察中医疏肝健脾汤的临床疗效及探讨治疗作用的可能机制.目的:1、通过临床资料的收集,了解IBS中医临床证型的分布特点和规律.2、通过分析三种精神量表的评定结果,了解IBS中医各常见证型之间的临床精神症状有无差异,探讨精神量表的评定结果对于建立统一IBS中医辨证分型标准有无意义.3、观察导师疏肝健脾经验方治疗IBS患者前后精神量表评定结果的变化,以分析疏肝健脾汤的临床疗效,探讨其疗效的可能机制.结论:1、该研究结果显示:肝脾不调和脾虚湿盛型是IBS中医临床辨证的主要证型,为统一IBS的中医辨证分型提供了一定的临床资料.2、IBS常见中医证型表现在三种精神量表方面的统计学差异提示:该三种量表对建立IBS中医分型客观化标准是有意义的,值得进一步大样本的研究.3、疏肝健脾汤能够减轻IBS患者的临床精神症状,有助于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可能机制为通过调节胃肠脑的功能改善了IBS患者的认知行为.4、疏肝健脾法在中医治疗IBS中的地位应受到重视,且应贯穿于治疗的始终.

著录项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代理获取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