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学位 >基于P2P的数据交换模型及其在电子政务中的应用
【6h】

基于P2P的数据交换模型及其在电子政务中的应用

代理获取

目录

文摘

英文文摘

第1章绪论

1.1目前电子政务数据交换系统存在的不足

1.2 P2P技术和C/S技术的区别

第2章P2P的系统和结构

2.1 P2P网络模型

2.2对等节点和资源的检索

2.2消息传输方式以及协议

2.3 P2P数据格式和数据交换

第3章基于P2P架构的数据交换平台

3.1数据交换的概况

3.2 P2P数据交换平台的应用架构

3.3数据交换平台的逻辑架构

3.4消息的传输过程

3.5数据交换体系的实现模式

3.6应用适配器

3.7数据交换标准的定义

3.8 P2P数据交换平台在审批流程中的应用

第4章P2P远程数据共享系统的实现

4.1 P2P数据共享系统目标和功能

4.2 P2P数据共享系统的结构

4.3模块间通信

4.4模块通信XML消息的设计

4.5服务器的设计和实现

4.6监听器的设计和实现

4.7浏览器的设计和实现

第5章结论和建议

5.1总结

5.3未来研究工作的建议

参考文献

个人简历

致谢

原创性声明

展开▼

摘要

对等网络(P2P)是近几年计算机领域比较关心的研究课题,被视为改变现有互联网面貌的四大技术之一。P2P特有的分布式结构可以使用户之间不通过服务器而建立直接的连接交互信息,摆脱了服务器的限制。利用P2P技术把分散的资源连通起来,实现资源的最大利用,是目前在P2P方面的一个新的研究方向。而在目前我国日益发展的电子政务建设中,由于原来各部门在应用范围、构建方式、系统结构、数据资源方面存在的差异,使得各部门的数据共享交换存在极大的困难。电子政务系统面临着普遍的“信息孤岛”问题,如何彻底消除“信息孤岛”,有效的整合现有及未来的业务应用系统的信息数据成为当前政务信息化建设的重中之重。  本论文的研究基于肇庆市“一站式并联审批”系统项目。本文的研究工作集中在P2P系统平台架构的研究,P2P电子政务数据交换平台,P2P文件共享系统的实现等三个方面。本文首先对目前的C/S体系和P2P体系做了比较,指出在C/S体系中,服务器参与了数据传输会导致在访问量增大时其成为系统的瓶颈,而P2P体系则可避免服务器参与数据的交换,避免以上问题。然后,本文系统地研究了目前各种P2P系统的特点及其资源定位方法,并讨论和选择合适电子政务建设的P2P模型。本论文利用XML技术作为数据转换的标准,JMS技术作为消息的管理,建立适配器作为每个对等体的接口,提出了在电子政务建设中异构系统之间的P2P数据交换平台模型。在程序实现方面,本文以扩展性、高效性、稳定性和跨平台目标,使用了Java和XML技术,采用集中式Peer-to-Peer组网模式,实现类似Napster的P2P文件共享系统。这个系统通过扩展可以用于政府的各部门,实现高效的分布式资源共享和交换。

著录项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代理获取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