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学位 >奥氮平、利培酮、喹硫平对精神分裂症患者体重、糖脂代谢的早期影响及其与瘦素、脂联素、抵抗素及胃饥饿素关系的研究
【6h】

奥氮平、利培酮、喹硫平对精神分裂症患者体重、糖脂代谢的早期影响及其与瘦素、脂联素、抵抗素及胃饥饿素关系的研究

代理获取

目录

论文说明:中、英文对照及简写

前言

材料与方法

结果

讨论

结论

参考文献

致谢

原创性声明

展开▼

摘要

本文研究目的:研究奥氮平、利培酮、喹硫平对精神分裂症患者体重及糖脂代谢的早期影响;探讨这种影响与血瘦素、脂联素、抵抗素、胃饥饿素的相关性。 研究对象:研究对象分为两组,即实验组和正常对照组,其中实验组又分为奥氮平亚组、奎硫平亚组、利培酮亚组(“奥氮平”由美国礼来公司研制,商品名为“再普乐”;“喹硫平”由阿斯利康公司研制,商品名为“思瑞康”;“利培酮”由西安杨森公司研制,商品名为“维思通”)。 (1)实验组:样本均来源于中山大学附属第三医院精神科住院病人:符合CCMI)-3有关精神分裂症的诊断标准;入组前两周未服用其他抗精神病药、抗抑郁药及对血糖血脂有影响的药物(如胰岛素类、磺酰脲类、双胍类、噻唑烷二酮类药物、米格列奈类、葡萄糖苷酶抑制剂、HMG-CoA还原酶抑制剂以及苯氧乙酸类等药物);年龄介于18-45岁;女性患者为非妊娠期和哺乳期;无糖尿病史,入组检查血糖、血脂正常,体重指数(BMI)<25;无严重的躯体疾病(心血管疾病及肝肾等器质性病变)、其他精神病史以及脑器质性疾病;愿意配合检查和治疗,并按医院食堂配餐统一进食,遵守病房作息规章。总样本量为93例,但因17例患者住院时间不够长,不能进行有效的监测而脱落,实际样本量为73例,其中奥氮平亚组20例、奎硫平亚组25例、利培酮亚组31例。 (2)正常对照组:均为来自中山大学参加体检的在校学生或教职工,无糖尿病史,入组检查血糖、血脂正常,体重指数(BMI)<25;无严重的躯体疾病(心血管疾病及肝肾等器质性病变)、其他精神病史以及脑器质性疾病,共30人,男女各15人,年龄为18-45岁之间。 研究方法: (1)实验组按随机分配为奥氮平亚组,奎硫平亚组,利培酮亚组,分别给予上述药物单独治疗,每组治疗时间均达6周以上。 (2)体重、身高的测定:治疗前、治疗6周后检测体重、身高。 (3)血糖血脂水平的检测:治疗前、治疗6周后测空腹血糖(FPG)、血清甘油三酯(TRIG)、总胆固醇(CHOL)、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采用酶法测定。 (4)血清瘦素、脂联素、抵抗素、胃饥饿素的检测:治疗前和治疗后6周采用酶联免疫吸附法(ELISA)检测其水平。 (5)资料的分析和处理:使用SPSS13.0版本软件。采用正态分布图和K-S检验分析各数据结果是否符合正态分布,血清瘦素、脂联素、抵抗素及胃饥饿素值经对数转换后符合正态分布,对转换后数据进行统计分析。用配对t-检验分析比较治疗前后体重和血糖、血脂、脂联素、抵抗素、瘦素、胃饥饿素的变化;方差分析比较各组间的体重和血糖、血脂、脂联素、抵抗素、瘦素、胃饥饿素变化程度的差异;采用spearman相关分析体重和血糖、血脂、脂联素、抵抗素、瘦素、胃饥饿素的相关性;逐步线性多重回归分析治疗前后体重、脂联素、抵抗素、胃饥饿素及瘦素变化值之间的影响;Logistic回归分析治疗后甘油三酯发生异常与治疗后脂联素、抵抗素、胃饥饿素、瘦素水平的关系。 研究结果: (1)一般资料均衡性检验:采用t检验、x2检验、非参数检验、方差分析对实验组及健康对照组进行均衡性检验,各组间年龄、性别、体重指数、血糖、甘油三脂无显著性差异(p>0.05),即各组间有良好的可比性。 (2)分别对实验组各指标在治疗前后进行配对样本t检验,发现体重、体重指数、胆固醇、甘油三脂、脂联素、抵抗素、瘦素在治疗前后均有显著性差异(p<0.05),而其他指标未见明显差异(p>0.05)。 (3)实验组中采用了三种不同的药物治疗,分为三个亚组,分别为奥氮平亚组、利培酮亚组、喹硫平亚组,对3个亚组各指标在治疗前后进行配对样本t检验,结果发现奥氮平亚组体重、体重指数、胆固醇、高密度脂蛋白、甘油三脂、脂联素、抵抗素、瘦素在治疗前后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其他指标未见明显差异(p>0.05);利培酮亚组体重、胆固醇、瘦素在治疗前后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其他指标未见明显差异(p>0.05);喹硫平亚组体重、胆固醇、抵抗素在治疗前后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其他指标未见明显差异(p>0.05)。 (4)以治疗后甘油三酯水平是否超过正常值上限为标准,将患者分为甘油三酯异常组和正常组,采用独立样本t检验比较两组间治疗前和治疗后体重、体重指数、临床代谢指标及脂联素、抵抗素、胃饥饿素、瘦素水平。结果表明:治疗后体重、甘油三酯、胆固醇水平在两组间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两组间治疗前及治疗后胃饥饿素水平也分别有显著性差异;以治疗后胆固醇水平是否超过正常值上限为标准,将患者分为胆固醇异常组和正常组,采用独立样本t检验比较两组间基础和治疗后体重、体重指数、临床代谢指标及脂联素、抵抗素、胃饥饿素、瘦素水平。结果表明:仅治疗后甘油三酯水平在两组间有显著性差异。 (5)Spearman相关分析结果表明:瘦素变化值与基础BMI及基础甘油三脂水平成正相关(分别为r=0.360,P=0.034;r=0.444,P=0.007);抵抗素变化值与基础甘油三脂水平成显著正相关(r=0.399,P=0.026)。 (6)逐步线性多重回归分析治疗前后体重、体重指数、甘油三脂、血糖与脂联素、抵抗素、胃饥饿素及瘦素间的关系。 研究结果表明: 1)用药后脂联素值对用药后甘油三脂值的影响有统计学意义,进入回归方程Y=3.472~0.003X(f=6.852,p=0.015),表示用药后脂联素与用药后甘油三酯值负相关; 2)用药前脂联素值对用药前体重值的影响有统计学意义,进入回归方程Y=67.052-0.25X(f=5.01,p=0.034),表示用药前脂联素与用药前体重负相关; 3)用药前瘦素值对用药前甘油三脂值的影响有统计学意义,进入回归方程Y=1.10+0.15X(f=7.12,p=0.013),表示用药前瘦素与用药前甘油三酯值正相关; 4)抵抗素变化值和胃饥饿素变化值对体重变化值的影响有统计学意义,进入回归方程Y=1.928+0.158X1+0.004X2(f=6.01,P1=0.049,P2=0.044),表示抵抗素和胃饥饿素与体重正相关; 5)胃饥饿素变化值对脂联素变化值的影响有统计学意义,进入回归方程Y=12.26-0.023X(f=5.47,p=0.014),表示胃饥饿素与脂联素负相关。 (7)Logistic回归分析治疗后甘油三酯发生异常与治疗后脂联素、抵抗素、胃饥饿素、瘦素水平的关系,结果表明:仅脂联素进入回归方程Y=0.806+0.0146X(f=5.42,p=0.031),在甘油三酯异常组中脂联素在治疗前后的水平分别为34.26±15.90ng/ml和34.67±14.65ng/ml,表示脂联素的降低是患者在治疗后出现甘油三酯异常的危险因素。 研究结论: 1.奥氮平、利培酮和喹硫平可以引起精神分裂症患者的体重增加和脂类代谢异常; 2.奥氮平对体重的影响较利培酮明显,而与喹硫平无区别,利培酮对体重的影响与喹硫平比较无区别; 3.奥氮平、利培酮及喹硫平对精神分裂症患者的血糖无明显影响; 4.在经奥氮平、利培酮和喹硫平治疗的精神分裂症患者体重增加和脂代谢异常的过程中,出现瘦素抵抗,脂联素对甘油三酯有下调作用,抵抗素对体重有上调作用; 5.胃饥饿素在经奥氮平、利培酮和喹硫平治疗的精神分裂症患者中血清浓度未见明显变化,推测其在这个过程中不直接引起摄食增多和体重增加; 6.胃饥饿素对脂联素有下调作用。

著录项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代理获取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