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学位 >营养相关课程设置对医学生营养知识-态度-行为影响的研究
【6h】

营养相关课程设置对医学生营养知识-态度-行为影响的研究

代理获取

目录

文摘

英文文摘

第1章前言

第2章对象与方法

第3章技术路线

第4章结果

第5讨论

结论

参考文献

附表(调查问卷表)

致谢

原创性声明

展开▼

摘要

食物与营养是人类生存和健康的物质基础,大量流行病学调查表明,膳食营养因素与许多疾病密切相关,如心脑血管疾病、糖尿病、肿瘤、骨质疏松等。合理的饮食习惯和平衡膳食对于预防和控制这些疾病具有重要的意义。 医学生作为未来的医务工作者,他们的营养知识、态度和行为不但直接影响到其自身的健康和学业等,还影响到与其接触的病人及周围人群,以及未来的专业能力和发展。因此提高医学生营养知识水平,端正其营养态度,有助于提高整个人群的营养健康水平。 尽管,提高人群营养知识一态度一行为有多种途径和方法,但对医学生而言,在其学习过程中开设营养课程可能是最直接、也最重要的途径。我校是国内最早在非营养专业学生中开设营养课程的学校。自1996年,我校共开设了《医学营养学》和《饮食与健康》这两门公选课。营养课程开设的10年来,受到学生们的普遍好评。十年来,我们除了可以从选修人数对课程设置进行粗略的评估外,至今还没有对该选修课设置进行过较为客观的评估,更缺乏相关数据来确定营养相关课程开设对医学教育,尤其是临床教育的有益影响。因此,有必要就我校营养相关课程对医学生营养知识一态度一行为的影响以及对医学生后期临床医学学习的影响进行研究和探讨。 为此,我们以已进入临床学习的02、03年级的学生为研究对象,就其营养知识—态度—行为展开研究,并对选修和未选修学生的营养知识—态度—行为以及对临床课程学习的影响进行了比较,拟探讨在医学院校学生及非营养专业学生中设置营养相关课程的必要性及设置的方式。 研究目的 1.了解医学院校高年级学生营养知识—态度—行为的现状; 2.探讨营养相关课程设置对医学生营养知识—态度—行为的影响; 3.确定营养相关课程设置对医学生临床相关课程学习的影响,探讨营养相关课程设置的必要性及设置方式。 研究方法 1.研究对象 查询教学档案获得02、03年级学生选修及未选修《饮食与健康》和《医学营养学》课程的学生名单,随机抽取已进入临床学习阶段的02、03年级学生各600名(合计1200名)为研究对象,依据选修情况分成两组进行比较研究。 2.研究内容 设计营养知识—态度—行为的调查问卷表,经预调查,确定终调查问卷(见附表)。问卷内容包括:①背景资料;②营养知识;③营养态度;④营养饮食行为;⑤营养课程设置对临床课程学习的影响。其中营养知识为10题,每题10分,满分为100分。营养态度和营养行为各10题,营养课程设置对临床课程学习的影响设计15题,以得分及或百分率对各项进行描述。 3.数据处理 整理并量化问卷,用Microsoft Excel建立数据库,进行数据双录入,用SPSS 11.0 FOR WINDOWS来统计分析处理。所有资料均先进行正态性检验。样本均数进行方差齐性检验(homogenity of variances)和T检验,学生的营养知识现状用x±s来表示,选修组与未选修组营养知识的比较用两组完全随机化设计资料均数比较的t检验;学生的营养态度和行为的现状及课程设置相关问题用百分率来表示,对选修组与未选修组的营养态度、行为和课程设置方面进行两独立样本比率比较的X<'2>检验。检验的显著性水平设定为0.05。 研究结果 1.一般情况 本次共发放调查问卷1200份,其中02年级600份,03年级600份,回收问卷1200份,回收率100%。有效问卷1125份,有效率93.75%,其中02年级有效问卷571份,有效率95.17%,03年级有效问卷554份,有效率92.33%。1125份有效问卷中,选修营养课程的有616份,未选修营养课程的有509份。其中02年级选修人数341人,未选修人数230人;03年级选修人数275人,未选修人数279人。 2.营养知识现状 我校医学高年级学生对营养知识的掌握情况良好。02、03级全部抽查对象营养知识得分为76.61±11.49,其中选修营养课程的学生营养知识得分为77.53±11.77,未选修营养课程的营养知识得分75.50±11.07。选修组营养知识得分显著高于未选修组(P<0.05)。 3.营养态度现状 我校医学高年级学生普遍具有良好的营养态度。有97.87%的学生认为适当吃肉、蛋类食物有利于健康,87.02%的学生愿意为健康而改变自己的饮食习惯,96.09%的学生认为每天的正餐必需有蔬菜,92.98%的学生在选择食物时,会阅读食物包装上的标签,60.27%的学生愿意不睡懒觉而进食早餐。 选修营养课程组有89.29%的学生愿意为健康改变饮食习惯,63.64%的学生愿意为了进食早餐而不睡懒觉;未选修营养客课程组的学生有84.28%愿意为健康改变饮食习惯,56.19%的学生愿意不睡懒觉来进食早餐,选修营养课程组学生的上述两种态度优于未选修组的学生(P<0.05)。 4.营养行为现状 医学高年级学生中有274人没有坚持每天吃早餐,占总调查人数的24.36%,其中选修营养课程组与未选修组分别为123(19.97%)和151(29.67%),选修组学生的早餐行为明显优于未选修组学生(P<0.05)。 有13.96%的医学高年级的学生有挑食或厌食行为,26.22%的学生有偏食行为。选修营养课程组学生有上述两种行为的比例分别为12.99%和25.49%,未选修组的分别为15.13%和27.11%。选修组与未选修组的学生在挑食和偏食行为上没有统计学差异(p>0.05)。 5.营养课程设置对临床课程学习的影响 5.1营养课程的学习对学生的帮助 选修营养课程组中有91.56%的学生认为增加了他们的营养知识,46.92%的学生认为可以帮助他们改变不良的饮食习惯,68.99%的学生认为有利于自身的健康;认为有助于指导他人健康和学习临床课程的比例分别为66.56%和21.75%。 5.2对疾病知识的理解掌握情况 有26.84%的医学高年级学生能正确回答出糖尿病的饮食治疗原则,选修营养课程组与未选修课程组学生的回答正确率分别为29.06%和24.17%,两组比较无明显差异(p>0.05);经年级分层后,03年级选修营养课程组与未选修组学生的回答正确率分别为30.55%和22.58%,03年级选修组的学生对糖尿病饮食治疗原则的正确率显著高于未选修组(p<0.05)。 被调查者在对高血压饮食治疗原则相关知识的回答中,正确率为53.24%,选修营养课程组与未选修组学生的回答正确率分别为57.14%和48.53%,选修营养课程组显著高于未选修组(p<0.05)。经年级分层后,03年级选修营养课程组与未选修组学生的回答正确率分别为59.64%和47.67%,选修组显著高于未选修组(p<0.05),02年级选修组与未选修组的比较没有统计学差异(p>0.05)。 有56.36%的被调查学生能正确回答出高血脂的饮食治疗原则,选修营养课程组回答正确率为62.01%,未选修组为49.51%,选修组明显高于未选修组(p<0.05)。以年级为因素分层后,03年级选修组回答正确率显著高于未选修组(p<0.05),02年级选修组与未选修组间差异没有统计学意义(p>0.05)。 5.3临床相关知识的实践能力 有23.56%的医学高年级学生在内科糖尿病学习中能较快为糖尿病人计算出所需能量并配出食谱,其中选修组与未选修组分别为26.62%和19.84%,选修营养课程组的学生其对糖尿病的临床实践能力高于未选修组的学生(p<0.05)。 6.营养课程设置的必要性、属性及学时安排 有84.98%的被调查学生认为在医学院校中为非营养学专业学生开设营养相关课程很有或有必要,超过半数以上的学生(55.47%)认为在医学院校为非营养学专业开始的营养课程,其课程性质以任选课较为合适,75.64%的学生认为目前我校开设的营养选修课,其学时设置,即周学时为3学时,总学时20学时是合理的。占调查总人数的11.73%的学生认为应设置为必修课程, 32.80%的认为设置为限定选修课较合适,即有44.53%的医学高年级学生认为在我校开设的营养课程其课程属性以限定选修课或必修课较为合适。 7.建议 我校医学高年级的学生就今后开设的营养课程其内容应涉及的营养知识或相关知识提出了许多建议,较多的有: ①62.89%的被调查学生提出我校开设的营养课程应与临床课程相结合,开设出相关营养课程,如疾病营养学、疾病预防性饮食等。 ②34.62%的被调查学生认为营养相关课程应与生活直接相关,所学营养知识有利于指导健康生活,如运动营养学、营养保健学等。 ③22.34%的被调查学生则提出应讲授一些膳食搭配禁忌原则等。 结论 1.北校区营养公选课程的设置对非营养专业医学生的营养知识、态度和行为产生了有益的影响。 2.北校区营养公选课程的设置有助于非营养专业医学生营养相关临床课程的学习,增加了其临床实践能力。 3.有必要在医学院校开设营养相关课程,课程设置方式为“公共选修课”或“限定选修课”。 4.仍有13.96%的学生有挑食或厌食行为,26.22%的学生有偏食行为,有24.36%学生没有坚持每天吃早餐,值得关注。

著录项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代理获取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