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学位 >SS—Ⅱ型脊髓打击器的研制与标准化脊髓挫伤动物模型建立
【6h】

SS—Ⅱ型脊髓打击器的研制与标准化脊髓挫伤动物模型建立

代理获取

目录

文摘

英文文摘

前言

第一部分SS-Ⅱ型脊髓打击器的研制

(一)SS-Ⅱ型脊髓打击器的设计原则

(二)SS-Ⅱ型脊髓打击器具体构形设计和研制

(三)SS-Ⅱ型脊髓打击器使用方法及动物模型的建立

(四)SS-Ⅱ型脊髓打击器的特点

第二部分应用SS-Ⅱ型脊髓打击器建立标准化脊髓挫伤动物模型

(一)材料与方法

(二)实验结果

(三)讨论

(四)结论

(五)展望

(六)参考文献

附图

附录1:BBB评分细则

附录2:论著、专利及奖励

致谢

原创性声明

展开▼

摘要

研究背景与目的 可靠性高、重复性好的脊髓损伤模型对于阐明脊髓损伤的病理生理机制和评价损伤后干预手段的效果非常关键。自AIlen于1911年最早使用重物坠落法以来,许多学者对建立脊髓挫伤的动物模型进行了研究和改进,但这些改进的装置大多非常昂贵,国内很少研究单位配备有这类装置,况且,这些打击装置也绝大多数局限于制作啮齿类动物模型。本研究旨在研发和评价一种新型的脊髓打击器并建立标准化的脊髓挫伤动物模型,内容包括两部分:第一部分:SS-Ⅱ型脊髓打击器的研制;第二部分:应用SS-Ⅱ型脊髓打击器建立标准化脊髓挫伤动物模犁。 材料与方法 (一)SS-Ⅱ型脊髓打击器的研制依据重物坠落致伤法和电磁控制的原理,研发了通过选择更换不同直径、重量的撞击棒和相应的棘突固定装置等配件,便可通用于大小动物的SS-Ⅱ型脊髓损伤打击器系统(国家实用新型专利:200720048253.1)。 (二)应用SSⅡ型脊髓打击器建立标准化脊髓挫伤动物模型实验对象1.应用SS-Ⅱ型脊髓打击器建立标准化大鼠分级脊髓挫伤动物模型SD大鼠50只,分为3个实验组和1个对照组,实验组均以质量为20g的打击棒在不同高度实施打击: 12.5mm组(n=12),B:25mm组(n=12),50mm组(n=14)。对照组仅行椎板切除,不打击(n=12)。 2.猪胸髓半侧挫伤模型4只国产家猪,以50g×150mm打击能量制备成胸髓半侧挫伤模型。行为学1.术前、术后各时间点(术后第2天、1周、2周至第6周)进行大鼠BBB运动评分。 2.术前、术后第2天和第7天行改良Tarlov分级法评价后肢功能。组织学1.术后1周和6周大鼠麻醉后灌注,并取损伤段脊髓石蜡包埋、切片行HE染色观察2.用Photoshop CS软件直方图命令处理连续切片中最大受损面积的图象,计算大鼠脊髓最大受损面积比。 3.术后第7天取猪受损胸髓石蜡包埋、切片行HE染色观察统计学1.SAS8.0软件包方差分析比较各组各时间点的BBB评分;对BBB评分与大鼠脊髓最大受损面积比进行相关分析。 2.猪的样本量少,不做统计分析。 结果 1.成功设计并生产了整套SS.II型脊髓打击器系统。 2.功能评分结果大鼠BBB评分 3个打击组在术后各时间点均表现出后肢功能障碍,12.5mm和25mm打击组在术后1周后有不同程度恢复,而50mm组则直至术后第6周均无明显恢复。对照组无功能障碍。 猪双后肢均有障碍,但以患侧为重。 3.组织学结果大鼠脊髓组织学及各组之间的最大受损面积比检测可见损伤程度组内齐同、组间差异明显。猪脊髓组织学亦表现以患侧震中为中心的离心纵向损伤。 大鼠脊髓最大受损面积比与BBB运动功能评分呈较密切的负相关关系(r=0.89807,p<0.001)。 结论 1.成功研制SS-Ⅱ型脊髓打击器。该打击器可成功建立可靠的、重复性高的标准化脊髓挫伤动物模型并表现出简洁美观、操作简单、多用途和稳定性好的特点。 2.随打击能量的增加,可建立标准化的大鼠分级脊髓挫伤模型。同一打击能量则可建立稳定齐同的猪脊髓半侧挫伤模型。

著录项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代理获取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