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学位 >胆道闭锁肝门空肠吻合术后早期胆管炎的防治
【6h】

胆道闭锁肝门空肠吻合术后早期胆管炎的防治

代理获取

目录

文摘

英文文摘

第一章引言

第二章材料和方法

第三章结果

第四章讨论

结论

结束语

参考文献

附图

致谢

展开▼

摘要

背景/目的: 胆管炎是胆道闭锁肝门空肠吻合术后最常见并发症,而术后一月内发生的早期胆管炎对术后患儿危害最大,它可以使刚刚建立的排胆的小胆管迅速闭塞.本研究旨在总结术后早期胆管炎的临床诊治特点,探讨预防性用药方案对胆道闭锁肝门空肠吻合术后早期胆管炎的预防作用,探讨预防性用药的时间及该方案对术后早期肝功能恢复的效果,并完善该用药方案. 方法: 本研究是一回顾性研究,将2005年1月-2006年l 2月14日期间在中山大学附属第一医院使用原用药方案的符合入选标准的25例胆道闭锁患儿做为对照组;将2006年12月15日-2007年4月3O日使用预防性用药方案的12例患儿做为试验组。总结早期胆管炎的临床特征,并比较两方案术后早期胆管炎的发生率、术后住院日、术后肝功能改善等方面有无差别,统计学上计数资料用卡方检验,计量资料用t检验。 结果: 对照组的25例患儿术后一月内12例出现胆管炎,发生率48﹪,其中两例培养出致病原,一例为肺炎克雷氏杆菌感染,另一例为白色念珠菌性胆管炎;试验组术后一月内一例出现胆管炎,发生率为8.3﹪,血细菌培养为大肠埃希菌和肠球菌感染.试验组与对照组之间胆管炎发生率存在差异(P=0.0272<0.05)。预防性用药方案治疗组与对照组术后住院日存在差异,P<0.001,试验组住院日较对照组平均少10天左右。术后第二周是胆管炎的高发期,胆管炎的致病菌有革兰氏阴性菌、革兰氏阳性菌以及真菌,提示胆管炎的经验性治疗要用广谱抗生素。头孢哌酮做为既往经验性治疗胆管炎的一线用药,对早期胆管炎的治愈率仅4/10,治疗效果已经下降,需要寻求一种更有效的一线经验性用药。术后有胆汁通畅排出后要及早利胆治疗,可更好、更快改善肝功能。对照组中巨细胞病毒感染患儿与非感染患儿胆管炎发生率无明显差异,P=1.0000>0.05。 结论: 预防性用药方案较原方案能更好的预防肝门空肠吻合术后早期胆管炎,能降低早期胆管炎的发生率,减少患儿术后住院日,改善肝功能,且无明显毒副作用,值得在临床上推广。早期胆管炎从术后第二周开始发生,并且术后第二周是早期胆管炎的高发阶段,可能与激素的应用有关。头孢哌酮对术后胆管炎的有效率较前下降,提示随着细菌耐药的升级,头孢哌酮已不能很好的治愈胆管炎,有必要寻求一种更有效的广谱抗生素做为治疗胆管炎的一线用药。CMV感染不是导致术后早期胆管炎的一个危险因素。早期胆管炎的致病菌有大肠埃希杆菌、屎肠球菌、肺炎克雷伯杆菌、白色念珠菌,均可出现在肠道中,提示肠道是胆管炎致病原的源头,也提醒我们对于术后早期胆管炎经验性用药要选择兼顾革兰氏阳性和阴性细菌的广谱抗生素,对于难治性胆管炎要注意真菌感染可能。

著录项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代理获取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