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学位 >单相抑郁和双相情感障碍患者下丘脑-垂体-肾上腺轴功能状态的比较研究
【6h】

单相抑郁和双相情感障碍患者下丘脑-垂体-肾上腺轴功能状态的比较研究

代理获取

目录

文摘

英文文摘

第1章前言

第2章研究对象与方法

2.1研究对象:

2.2研究工具

2.3研究方法

第3章结果

3.1一般资料.

3.2治疗前的组间比较

3.3治疗后的组间比较

3.4各组DST结果治疗前后的比较

3.5 DST结果与中期疗效的关系

3.6 DST结果变化与家族史、发作次数的关系比较

第4章讨论

4.1潜在混淆因素的控制与检验

4.2单相抑郁与HPA轴功能失调

4.3双相情感障碍与HPA轴功能失调

4.4从DST结果看双相情感障碍的诊断分类

4.5从DST的反应看双相情感障碍不同临床相之间的联系

4.6 DST结果与疾病预后

4.7病情缓解期DST阳性与“生物学痕迹”假说

第5章结论

参考文献

缩略词

致谢

原创性声明

展开▼

摘要

目的:单相抑郁(UPD)和双相情感障碍(BPD)在目前的诊断体系中属于两个互相独立的疾病单元,但由于UPD和BP(D)(双相情感障碍,抑郁相)临床表现十分相似,故在临床诊断过程中极容易造成误诊。BP(D)究竟与LJPD之间是否在生物学基础上具有某种联系或区别?它与BP(M)(双相情感障碍躁狂相)、BP(Mx)(双相情感障碍,混合相)之间的关系究竟又如何?本研究拟通过地塞米松抑制试验(DsT)去了解单相抑郁(UPD)和双相情感障碍(BPD)患者在不同疾病状态下的下丘脑一垂体一肾上腺轴功能状况,并籍此探讨UPD与BPD之间以及BPD不同临床相之间的内在联系,同时进一步了解HPA轴功能在单相抑郁和双相情感障碍临床研究中的地位和作用。 方法:对符合DSM-Ⅳ诊断标准的38例UPD患者和63例BPD患者(BP Ⅰ(双相情感障碍Ⅰ型)19例、BPⅡ(双相情感障碍Ⅱ型)44例,抑郁相33例、躁狂相18例、混合相12例)进行1mgDST,其中17例UPD、35例.BPD(BP Ⅰ 10例、BPⅡ 25例,BP(D)21例、BP(M)9例与BP(MX)5例)患者在治疗3到6周后再次行1mgDST。所有被试于23:00口服地塞米松片剂1mg,采磁性分离匀相酶联免测定技术测定口服地塞米松当日8:00以及次日16:00和23:00的血浆皮质醇浓度,如16:0O或23:00血浆皮质醇浓度大于138.15nmol/l(5rag/dl),表示结果阳性。采用x<'2>检验或wilcoxon符号秩检验分别比较治疗前、治疗后DST。结果在UPD与BPD,UPD与BP(D), UPD与BP Ⅰ,UPD与BP Ⅱ,BP Ⅰ与BP Ⅱ以及BP(D)、BP(M)与BP(MX)相互之间的差异,并比较UPD、BPD、BP Ⅰ、BP Ⅱ、BP(D)、BP(M)与BP(MX)各自在治疗前后的DST结果变化。比较之前,记录可能影响到DST结果的潜在混淆因素包括年龄、性别、用药(包括SSRI类抗抑郁药、抗精神病药、苯二氮卓类镇静催眠药)以及临床特征(包括病程、发作次数、严重程度、伴或不伴有精神病性症状、共病现象、情感障碍家族史),并统计分析上述因素是否对DST结果产生影响或在组间是否均衡。与此同时,对治疗前或治疗后DST阳性的患者进行为期4~12月的追踪随访,并比较治疗后DST为阳性的情感障碍患者与DST在治疗前为阳性,治疗后转为阴性的情感障碍患者在情感障碍家族史和发作次数上的差异。 结果: 1.人口学特征包括性别、年龄在本研究中对DST结果无明显影响(P>0.10)。 2.临床特征包括病程、发作次数、严重程度、伴或不伴有精神病性症状、共病(特指共病焦虑障碍,下同)与否、有无情感障碍家族史等对抑郁发作患者治疗前的DST结果无明显影响(P>0.10)。 3.用药(SSRI类抗抑郁药、抗精神病药、苯二氮卓类镇静催眠药)在本研究中对DST结果无明显影响(P>0.10)。 4.在治疗之前,DST结果在UPD(14/38,36.8﹪)与BPD(9/63,14.3﹪)(P<0.05)、 UPD与BP(D)(5/33,15.2﹪)(P<0.05)、UPD(14/38,36.8﹪)与BP Ⅱ(7/44, 15.9﹪)(P<0.05)、UPD(14/38,36.84﹪)与BP Ⅰ(7/19,10.5﹪)(P<0.05)之间具有统计学差异;在BP Ⅰ(7/19,10.5﹪)与BP Ⅱ(7/44,15.9﹪)之间,在抑郁状态(5/33,15.2﹪)、混合状态(2/12,16.7﹪)、躁狂状态(2/18, 11.1﹪)相互之间无统计学差异(P>0.05)。 5.治疗后,DST结果在UPD(4/17,23.5﹪)与BPD(7/35,20.0﹪)、UPD(4/17, 23.5﹪)与BP(D)(4/21,19.0﹪)、 UPD(4/17,23.5﹪)与BPⅠ (1/10, 10﹪)、UPD(4/17,23.5﹪)与BP Ⅱ(6/25,24.0﹪)、BP Ⅰ(1/10,10﹪)与BPⅡ(6/25,24.0﹪)之间以及在BP(D)(4/21,19.0﹪)、BP(M)(1/9, 11.1﹪)与BP(MX)(2/5,40.0﹪)相互之间无统计学差异(P>0.05)。 6.UPD患者的DST阳性率随着病情改善而降低(P<0.05);BP Ⅰ、BP Ⅱ、BPD、 BP(D)、BP(M)、BP(MX)的DST阳性率在治疗前后无明显改变(P>0.05)。 7.治疗后DST为阳性(包括治疗前后均为阳性和治疗前为阴性,而治疗后转为阳性)的情感障碍患者(包括UPD和BPD)在4到12个月的随访期间复发或临床转相的机会是治疗前为阳性,而治疗后转为阴性的患者的3.75倍。 8.治疗后DST为阳性(包括治疗前后均为阳性和治疗前为阴性,而治疗后转为阳性)的情感障碍患者(包括UPD和BPD)较治疗前为阳性,而治疗转为阴性的患者具有更高的情感障碍家族史阳性率(p<0.05)。 结论: 1.UPD和BPD之间可能具有各自不同的生物学特征。 2.对UPD而言,HPA轴功能失调是与疾病状态相关的标识;而对BPD而言,HPA轴功能紊乱似乎独立于临床相而存在。 3.双相情感障碍的不同临床相之间具有共同的生物学特征。 4.根据DST的结果,不支持把BPD分为BP Ⅰ和BP Ⅱ两个亚型。 5.临床缓解后DST持续阳性提示情感障碍患者病情在短期内复发或临床转相。 6.临床缓解后DST持续阳性可能与遗传因素有关。

著录项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代理获取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