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学位 >高潮的兴起——毛泽东编《中国农村的社会主义高潮》一书研究
【6h】

高潮的兴起——毛泽东编《中国农村的社会主义高潮》一书研究

代理获取

目录

文摘

英文文摘

绪论

第一章 关于《中国农村的社会主义高潮》一书

第一节 编写过程

第二节 两版序言

第三节 编写目的

第二章 毛泽东按语中的农业合作化思想

第一节 政治工作是一切经济工作的生命线

第二节 农业生产合作社工作检验标准

第三节 单纯的生产载体向多元载体转变

第三章 中国农业合作化思路与毛泽东的农民“组织化”思想

第一节 两次争论导致毛泽东农业合作化思想的第一次转变

第二节 两次批判促使毛泽东的农业合作化思想最终成型

结语: 反思与评价

一 自发与引导的矛盾

二 理论预期与社会现实的反差

文献综述

参考文献

后记

展开▼

摘要

毛泽东与中国共产党选择合作化这种方式作为实现农业社会主义改造的方式,既是基于经典马克思主义作家的理论诉求,又基于对中国农村、农民的实际情况的认识。《中国农村的社会主义高潮》一书的发表标志着毛泽东的农业合作化思想走向成熟。本文共四部分,从文本和思想史两个方面对毛泽东的农业合作化思想进行剖析。
   第一部分对《中国农村的社会主义高潮》一书的编写过程进行介绍,通过两版序言差异的对比和编写目的分析,将毛泽东对农业合作化运动形势的认识和下一步的发展目标呈现出来。毛泽东延续了之前对邓子恢的批判,试图通过对农业中右倾保守思想的批判,把反右倾之风引向其他行业。
   第二部分主要描述了毛泽东在农业生产合作社方面一套完整的涉及各个方面的构想,在这些构想中对合作社的政治工作,劳动组织、财务管理和会计工作,妇女工作,多种经营等都提出了具体要求。他认为只要从这些方面着手,能够既保证农业生产合作社的社会主义性质,又能更快的推动农业生产力的发展,实现农业的增产和农民增收。
   第三、四部分从思想史角度出发,通过对史料的梳理,展现毛泽东农业合作化思想的变化过程。毛泽东对于合作化运动的认识并非一蹴而就的,是在经过两次争论和对邓子恢的两次批判而逐渐成熟的。在这一过程中,毛泽东形成了评价合作化运动的政治和生产力标准。这一方面加快了农业合作化高潮的到来。另一方面导致原有的一些合理思想被忽视,使得农业合作化运动出现偏差。

著录项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代理获取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