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学位 >合同效力的几个法律问题探析
【6h】

合同效力的几个法律问题探析

代理获取

摘要

本文通过实证分析法、规范分析法、比较分析法、法学分析法等方法,从法律角度对合同效力相关热点问题进行了总揽性论述。对于学界存在分歧较为突出的合同效力根源问题、合同的效力形态问题、未生效合同的范围及责任问题进行了详细的研究,并提出了可行性建议。
   论文分为三章:
   第一章关于合同效力的根源。第一章在通篇之中是作为总纲性质而存在。对合同效力的根源理论争论由来已久,无论是大陆法系、英美法系、还是中华法系对于合同效力的根源理论都各自有着一套成熟的理论体系。效力是合同存在之本,是合同得到履行的基础,本章中,笔者对各国的合同效力根源理论进行了深入分析,对中国学界合同效力的根源理论进行了论述,立足于现有的意志根源理论、法定根源理论、信赖根源理论和功力根源理论的基础之上,深入剖析了合同效力的根源。并针对我国法定根源理论,提出了综合四种根源理论衍生而出的折中理论。
   第二章关于合同的效力形态。首先,笔者对合同效力形态的理论基础——合同的双要件理论进行了细致的阐述,为提出合同效力形态的划分奠定基础。成立与生效本身在理论界就存在很多争议,在实践中也难于区分,但是由于其各自对应着不同的责任形态,所以区分又是势在必行,把握好二者的联系区别,让二者成为一个系统的理论逻辑体系,可以有效避免实践中的争议问题,并为之后笔者对于合同效力形态的划分提供理论前提。其后,笔者立足于我国合同双要件制度之上,对我国合同效力形态的现状进行了分析。并进一步构建了在双要件体系下我国合同的效力形态的新体系,将合同的效力形态划分为不完整的合意、生效合同、无效合同和未生效合同四种类型。
   第三章关于未生效合同。本章是对合同双要件体系下我国合同的效力形态体系的进一步延伸。本章详细探究了未生效合同的四种类型:附生效条件型、附生效期限型、需登记批准型和效力待定型。并针对这四种类型中较为生僻和较易发生混淆的问题进行了细致的研究。同时,在未生效合同的责任一节中,笔者就目前未生效合同责任的法律真空进行了研究,通过比较法分析,提出了扩大缔约过失责任适用范围的解决途径,希望有助于法律的完善。

著录项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代理获取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