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学位 >早期干预糖基化终产物生成对糖尿病大鼠肾内肾素-血管紧张素系统抑制作用的初步研究
【6h】

早期干预糖基化终产物生成对糖尿病大鼠肾内肾素-血管紧张素系统抑制作用的初步研究

代理获取

目录

文摘

英文文摘

声明

前 言

第一章 早期干预AGEs生成对糖尿病大鼠肾脏形态及功能的保护作用

第1节实验材料

第2节实验方法

第3节结果

第4节讨论

第5节结论

第二章 早期干预AGEs生成对糖尿病大鼠iRAS抑制作用的初步研究

第1节实验材料

第2节实验方法

第3节结果

第4节讨论

第5节结论

参考文献

综述:血管紧张素转化酶相关羧肽酶——预防糖尿病肾病潜在的新靶点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论文情况

致 谢

展开▼

摘要

本课题采用链脲佐菌素(Streptozotocin,STZ)诱导的1型糖尿病(Type 1 diabetes mellitus,T1DM)大鼠模型作为观察对象,利用氨基胍(Aminoguanidine,AG)干预AGEs生成,通过观察早期抑制AGEs生成对糖尿病大鼠肾脏形态、功能的保护作用,及对肾脏ACE2,ACE及AngⅡ等iRAS关键成分的影响,探讨早期抑制AGEs生成阻断iRAS激活的可能机制,从而为DN的防治提供新的治疗策略。具体研究分为以下两个部分: 第一章、早期干预AGEs生成对糖尿病大鼠肾脏形态及功能的保护作用。 目的: 通过观察早期应用氨基胍对STZ诱导的TIDM大鼠肾脏形态及功能的影响,探讨早期抑制AGEs生成对糖尿病肾病发病的干预作用。 方法: 1、采用8周龄雄性Wistar大鼠为实验对象,随机分3组:(1)Ctrl组:正常对照组(n=7);(2)DM组:糖尿病无干预组(n=14);(3)DMA组:糖尿病氨基胍干预组(n=14)。各组大鼠隔夜禁食12~16h后,予DM组和DMA组一次性腹腔注射STZ (55mg/Kg体重),Ctrl组注射等体积的0.1M柠檬酸缓冲液,72小时后尾静脉采血,用快速血糖仪测定全血血糖,血糖≥16.7mmol/L为糖尿病造模成功。糖尿病制模成功后立即予DMA组氨基胍(AG,溶于饮水中,浓度为1g/L)每日饮用。为避免发生酮症酸中毒和提高模型存活率,在造模4周内对血糖超过30mmol/L的大鼠给予皮下注射长效胰岛素(来得时)2~4U/隔日。 2、每4周检测各组大鼠血糖,体重变化。给药12周后,用代谢笼收集各组大鼠24h尿液,使用ELISA试剂盒检测尿白蛋白含量。取血、尿标本,检测血肌酐浓度(Scr)以及尿肌酐浓度(Ucr),并计算内生肌酐清除率(Ccr),结果用12周末的体重校正。以尿白蛋白排泄率(UAER)及Ccr作为评价肾功能的指标。 3、肾组织的处理及病理改变评价指标:STZ注射后第12周末,大鼠麻醉后,在腹主动脉末端插入导管,取血注入促凝管中待测血肌酐,后用PBS以适当速度进行原位肾脏灌洗以清除肾内血液,取下双肾,迅速剥去肾包膜,称重后纵向剖开肾脏,切取0.5×0.5×0.2cm大小肾脏组织置于10%中性福尔马林缓冲液中固定20h。常规脱水、透明、石蜡包埋,切片厚度2um,过碘酸席夫氏染色(PAS)染色,光镜下观察肾组织形态学变化。肾脏病理评价指标如下:(1)肾脏质量指数(RMI):RMI=双肾平均重量/体重;(2)肾小球肥大:运用Image-Pro Plus 5.1彩色图像分析系统,测量肾小球横截面面积(Ag),肾小球体积(Vg)=1.25×(Ag)3/2。(3)系膜基质扩张程度:半定量评分(1~4分)1分-正常或最小;2分-轻度;3分-中度; 4分-弥漫性。(4)肾小管病变程度:半定量评分(1~4分)1分:病变1~25%;2分:病变26~50%;3分:病变51~75%;4分:病变>75。 4、统计方法:所有数据由SPSS 13.0统计软件处理,计量资料以均数±标准差(x±s)表示,符合正态分布和方差齐性时用单因素方差分析(ONE-WAYANOVA),进一步组间多重比较采用Bonferroni法。不满足方差齐性用Welch法对F值进行校正,进一步多重比较用Dunnett T3法。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不符合正态分布时用Kruskal-Wallis H法,两组间比较用Mann-Whitney U法,P<校正后的α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结果: 1、各组大鼠在造模前体重无显著差异(P=0.968)。STZ造成糖尿病模型成功后,糖尿病大鼠血糖显著高于Ctrl组大鼠血糖(P<0.01),氨基胍进行干预前,DM组与DMA组大鼠血糖无显著差异(P=0.684)。DM组大鼠血糖随着时间呈进行性升高,并且体重明显低于正常组(P<0.01), 50%的DM大鼠于10周左右出现单或双眼白内障。DMA组大鼠4、8周末血糖水平与DM组无明显差异(P>0.05),第12周末血糖较DM组减少(P<0.05),与DM组大鼠相比,DMA组大鼠体重改善不明显(P>0.05),23%的DMA大鼠于10周左右出现单或双眼白内障。 2、肾脏功能:DM组大鼠24小时UAER及Ccr均显著高于Ctrl组(P<0.01),DMA组大鼠UAER显著低于DM组大鼠(P<0.001),Ccr虽然较DM组有所下降,但无统计学差异(P>0.05)。 3、肾脏病理改变:光镜下,12周末DM组大鼠肾组织可见肾小球的毛细血管球肥大,系膜基质轻度增生,肾小管上皮细胞肥大。与Ctrl组大鼠相比,DM组大鼠肾脏质量指数,肾小球横截面面积和体积,肾小球系膜基质扩张,肾小管病变程度均显著增加(P<0.05),DMA组大鼠肾脏质量指数,肾小球横截面面积,肾小球体积,及肾小球系膜基质扩张,肾小管病变程度均较DM组显著减少(P<0.05)。 结论: 1、STZ诱导的TIDM大鼠在第12周末已发展为早期肾病,表现为肾小球肥大,系膜基质增生和肾小管病变等,并出现明显的白蛋白尿,肌酐清除率增加; 2、早期抑制AGEs能够保护肾脏正常形态结构,并且显著降低尿白蛋白,延缓了DN进展。 第二章、早期干预AGEs生成对糖尿病大鼠iRAS抑制作用的初步研究。 目的: 通过氨基胍早期干预,观察早期抑制AGEs生成对T1DM大鼠肾内肾素-血管紧张素系统(iRAS)关键成分的影响,探讨干预AGEs生成对iRAS抑制作用的可能机制。 方法: 1、实验动物、分组和干预措施同第一部分。 2、取第一部分中已处理的各组大鼠的肾脏组织蜡块,以石蜡切片机连续切片,厚度5um。用免疫组化法标记ACE2,ACE及Ang Ⅱ阳性细胞,观察ACE2,ACE及Ang Ⅱ在各组大鼠肾脏中的分布,运用Image-Pro Plus 5.1彩色图像分析系统检测的平均光密度值表示上述指标表达情况。 3、肾组织总RNA的提取用Trizol提取法,半定量反转录PCR检测肾组织ACE2mRNA表达情况,凝胶图像分析系统观察结果,检测各组ACE2mRNA条带的灰度值,并计算ACE2mRNA条带与内参β-actin条带的灰度比值,观察ACE2mRNA表达情况。 4、统计分析:所有数据由SPSS 13.0统计软件处理,计量资料以均数±标准差(x±s表示,符合正态分布和方差齐性时用单因素方差分析(ONE-WAY ANOVA),进一步组间多重比较采用Bonferroni法。不满足方差齐性用Welch法对F值进行校正,进一步多重比较用Dunnett T3法。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结果: 1、氨基胍对糖尿病大鼠AGEs表达的影响:12周末,正常大鼠肾小管及肾小球见少量AGEs表达。DM组大鼠肾小管中AGEs表达明显增多,肾小球及间质中也见表达。DMA组大鼠肾小管及肾小球中AGEs表达减少。 2、氨基胍对糖尿病大鼠ACE2表达的影响:与正常大鼠相比,DM组大鼠肾小管及肾小球中ACE2免疫组化阳性染色显著降低(P均<0.01)。DMA组较DM组大鼠肾小管及肾小球中ACE2阳性染色显著增加(P均<0.01)。 3、氨基胍对糖尿病大鼠ACE表达的影响:与正常大鼠相比,DM组大鼠肾小球、肾小管、肾小动脉内皮ACE免疫组化阳性染色均显著增加(P均<0.01)。DMA组肾小球、肾小管、肾小动脉内皮ACE阳性染色显著减少(P均<0.01)。 4、氨基胍对糖尿病大鼠AngⅡ表达的影响:与正常大鼠相比,DM组大鼠肾小管及肾小球中AngⅡ免疫组化阳性染色显著增加(P均<0.01)。DMA组较DM组大鼠肾小管及肾小球中AngⅡ阳性染色显著降低(P均<0.01)。 5、氨基胍对糖尿病大鼠ACE2mRNA表达的影响:与正常大鼠相比,DM组大鼠肾脏ACE2mRNA表达显著减少(P<0.01)。DMA组较DM组大鼠肾脏ACE2mRNA表达显著增加(P<0.01)。 结论: 1、第12周末糖尿病大鼠AGEs在肾内大量蓄积,同时iRAS激活,主要表现为肾内ACE2表达减少,ACE、AngⅡ表达明显增多,加速DN进展; 2、早期干预AGEs生成能显著延缓DN发生,机制可能与早期抑制iRAS激活,增加肾内ACE2表达,减少ACE、AngⅡ表达有密切关系。

著录项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代理获取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