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学位 >接触压力导管在零射线下消融阵发性房室结折返性心动过速中的应用
【6h】

接触压力导管在零射线下消融阵发性房室结折返性心动过速中的应用

代理获取

目录

摘要

一、研究背景

二、国际上零射线消融的经验以及本中心零射线射频消融术的经验

三、接触压力导管在导管消融中的临床应用

四、研究对象和方法

五、结果及相关分析

第二章 讨论

一、阵发性房室结折返性心动过速的发病机制

二、阵发性房室结折返性心动过速的体表心电图及腔内心电图特征

三、房室结区的解剖和生理学

四、二维手术在AVNRT射频消融中的局限性

五、Carto3系统及接触压力导管的优势

六、介入辐射对病人及医护人员健康的影响以及零射线的优势

七、结论

不足之处

综述 无症状预激人群的管理

参考文献

中英文缩略词表

致谢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论文

声明

展开▼

摘要

目的:
  本研究通过比较在零射线下使用压力导管(Smart Touch,Biosense Webster)与常规X线指导下使用普通消融导管消融阵发性房室结折返性心动过速(atrioventricular nodal reentrant tachycardial,AVNRT)来评价其安全性、可行性及有效性。
  方法:
  分析2015年10月至2016年9月在南方医院因AVNRT行零射线射频消融治疗的患者28例,即运用Carto3系统重建右心房三维模型后使用压力导管在零射线下行导管消融(实验组)。对照组是既往在南方医院因AVNRT行常规X线指导下导管消融治疗的患者30例。比较两组的消融功率、放电次数、手术即时成功率、手术总时间、X线曝光时间、并发症等。
  结果:
  两组的手术成功率均为100%;实验组与对照在手术总时间(实验组86.7±11.9min VS对照组93.2±11.3min,P=0.37)、并发症上差别无统计学意义(P=0.37)。与对照组相比,实验组的消融功率(实验组25.7±6.0W VS对照组35.7±10.0W,P<0.01)明显较低,放电次数(实验组4.8±1.1次VS对照组7.9±3.2次,P<0.01)也明显较少,实验组全程零射线。
  结论:
  压力导管零射线消融AVNRT是安全有效可行的,全程零射线能避免射线对医患双方带来的危害。

著录项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代理获取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