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学位 >比兴思维研究——对中国古代一种艺术思维方式的美学考察
【6h】

比兴思维研究——对中国古代一种艺术思维方式的美学考察

代理获取

目录

文摘

英文文摘

声明

第一章绪论

第一节20世纪以来的比兴研究现状概述

第二节比兴与中国传统思维

第三节比兴与艺术思维

第四节比兴的思维研究意义

第二章溯源:比兴思维与原始思维

第一节原始兴象的神秘互渗

第二节符号的联想与类比

第三节比兴思维脱胎于原始思维

第三章从解读到创造:比兴思维的发展历程

第一节《诗》的传授、解读与比兴概念的提出

第二节政治伦理隐喻:比兴解诗的理性设定

第三节比兴寄托:弥漫古典的艺术思维主潮

第四节比兴作为一种艺术思维理论的生成

第四章比兴思维的思维特征

第一节比兴思维与想象

第二节比兴思维与象征

第三节比兴思维与隐喻

第四节比兴思维与灵感

第五章比兴思维的诗性品格

第一节感物兴情:艺术创造的兴发感动机制

第二节托物寓情:艺术创造的诗性表征

第三节比兴思维与意境的创造

第四节比兴思维与意象的生成

第五节比兴思维与诗性语言

第六章比兴思维的现代意义

第一节比兴思维的现代运用

第二节比兴思维的现代追求

第三节比兴思维与中国现代文艺学美学体系

注释

参考文献

后记

在学期间发表论著

展开▼

摘要

比兴是中国古典文艺美学最具有原创性的核心话语,具有复杂的意义结构.比兴作为一种艺术思维方式,我们称之为比兴思维.它是一种受某一(类)事物的启发或借助于某一(类)事物,综合运用联想、想象、象征、隐喻等手段,表现另一(类)事物的美的形象,展示其美的内涵的艺术思维方式.比兴思维脱胎于人类的原始思维,至今仍保留着原始思维的神秘性.最初,比兴是儒家传诗、解诗的方法,但在具体的运用过程中,其内涵不断演变.在解诗的过程中,往往对诗施以寄托,进行政治、伦理、道德的隐喻.正是这种行为,促成了比兴思维理论的生成.比兴思维在长期的运用和发展中形成了独特的思维特征和诗性品格.它与西方文艺美学所指称的想象、象征、隐喻、灵感等有一种对应关系.在比兴思维运用过程中,随处都能看到它综合运用这些手段的痕迹,在表现作家艺术家的创造心理,展示其美的情操方面具有重要的意义.今天,比兴思维并不是随着的白话文的兴起,文言文的消隐而失去价值,在现代的文学艺术创作中仍然具有积极的意义.

著录项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代理获取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