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学位 >抑郁症患者脑血流改变的SPECT及乙酰唑胺SPECT研究
【6h】

抑郁症患者脑血流改变的SPECT及乙酰唑胺SPECT研究

代理获取

目录

英文缩写一览表

摘要

1 前言

1.1 抑郁症概述

1.1.1 抑郁症的诊断标准

1.1.2 抑郁症的发病机制

1.2 抑郁症与脑血流改变

1.2.1 抑郁症的脑SPECT研究现状

1.2.2 抑郁症的PET研究现状

1.2.3 抑郁症局部脑血流研究与抑郁严重程度的关系

1.3 脑乙酰唑胺SPECT检查

1.4 研究目的及意义

2 研究对象和方法

2.1 研究对象

2.1.1 抑郁组病人

2.1.2 正常对照组

2.2 研究方法

2.2.1 HAMD和HAMA量表检查

2.2.2 脑SPECT及乙酰唑胺SPECT检查

2.2.3 统计方法

3 结果

3.1 一般资料

3.2 正常组SPECT检查结果

3.3 抑郁组患者乙酰唑胺脑SPECT结果

3.4 抑郁症局部脑血流与抑郁严重程度之间的关系

4 讨论

4.1 临床脑血流检测方法

4.2 抑郁症病人的脑血流改变

4.2.1 抑郁症患者的脑血流改变

4.2.2 抑郁症患者的脑血管调节功能

4.3 抑郁症局部脑血流研究与抑郁严重程度的关系

4.4 抑郁症患者脑血流下降的机制

5 结论

6 参考文献

7 附录

7.1 在校其间发表的论文

7.2 致谢

展开▼

摘要

目的:用SPECT测定抑郁症患者局部脑血流(rCBF)改变,比较乙酰唑胺脑负荷试验后脑血流灌注变化,观察抑郁症患者脑血流下降区域的脑血管的调节能力,以及是否存在潜在缺血灶,并探讨脑血流量变化与抑郁严重程度之间的关系。
  方法:
  收集18例未经抗抑郁治疗的符合(CCMD-3)抑郁症诊断标准的抑郁症患者,以19例正常人作为对照组,行单光子发射计算机断层扫描(SPECT)检查,观察其脑血流灌注情况。以Hamilton抑郁量表和焦虑量表作为反映抑郁严重程度的指标,观察脑血流改变和抑郁严重程度之间的关系。抑郁症患者48h后口服乙酰唑胺2g,再行SPECT检查(乙酰唑胺脑SPECT)。观察服用乙酰唑胺前后脑内缺血的变化。
  结果:
  与对照组比较,抑郁组患者双侧额叶、颞叶的rCBF显著下降(p<0.01~0.05),左顶叶、右基底节rCBF也明显降低(p<0.05);同时,抑郁症患者局部脑血流低灌注存在不对称性,以左侧更加明显。服用乙酰唑胺后,原脑内各血流灌注下降部位恢复正常血供,未发现潜在缺血病灶。抑郁症患者rCBF与HAMD量表总分无明显相关,而与其某些亚相因子显著相关,双侧额叶rCBF与HAMA量表总分呈负相关。
  结论:
  抑郁症患者存在某些特定部位脑血流灌注下降;乙酰唑胺脑负荷SPECT实验未发现抑郁症患者存在潜在缺血部位,而且使其局部脑血流低灌注状态恢复正常。提示抑郁症患者脑rCBF改变区域的血管调节能力良好,其血流下降的原因并非血管本身器质性病变所致。

著录项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代理获取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