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学位 >网络节目《奇葩说》的边缘话语解读
【6h】

网络节目《奇葩说》的边缘话语解读

代理获取

目录

封面

声明

中文摘要

英文摘要

目录

1.绪论

1.1 研究背景

1.2 文献综述

1.2.1 关于《奇葩说》的文献综述

1.2.2 关于话语和边缘话语的文献综述

1.2.3 关于大众文化研究理论的文献综述

1.3 研究思路

1.4 研究方法

2.话语风格:作为后现代文本的《奇葩说》节目

2.1后现代的文本:文化流动与整合

2.2话语特征:多元开放、商品化和碎片化

2.2.1多元开放——反映现实抉择的选题

2.2.2商品化——建构与解构的广告

2.2.3碎片化——拼贴与戏仿的剪辑

3.建构的话语:《奇葩说》节目中的边缘话语分析

3.1话语:制造与再造意义

3.2节目中的边缘话语

3.2.1 伪娘话语——张扬自我与中性审美

3.2.2同性恋话语——寻求尊重与认同

3.2.3 新女性话语——塑造传统而新锐的女性形象

3.3话语主体:边缘的实践共同体

4.从话语到文化:《奇葩说》节目的文化价值启示

4.1边缘与主流碰撞,促进多元和对话的文化

4.2以娱乐为名的冒险,带动文化产业发展

4.3拥抱媒介变化,构建开放包容的文化生态

5.结语

注释

参考文献

在校期间发表论文清单

后记

展开▼

摘要

本文以边缘话语研究和大众文化研究相关成果作为理论基础,通过个案研究对整个节目的话语风格、话语群体所体现的边缘话语、以及文化层面上节目的价值启示进行梳理和分析。从话语风格上看,汇聚奇葩群体、采用世俗辩题、展现多元碰撞、创新解构广告和碎片式剪辑,令这档节目表现出一种后现代的风格。从节目中的伪娘话语、同性恋话语和新女性话语上看,这个话语群体是一群具有自我意识和表达欲望的边缘的实践共同体,他们试图在《奇葩说》这一平台上寻求一种边缘性的表达和参与方式,产生了一套带着自我认同色彩的边缘话语。最后从宏观的文化角度看,本文认为,这一节目的走红不啻是一种创新的有益尝试,对于促进多元与对话的文化、娱乐带动文化产业发展和构建开放包容的文化生态,带来了一定的启示和思考空间。

著录项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代理获取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