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学位 >《金匮要略》痰、饮、水、湿致病特点及相关病证研究
【6h】

《金匮要略》痰、饮、水、湿致病特点及相关病证研究

代理获取

目录

封面

声明

目录

中文摘要

英文摘要

前言

一《金匮要略》痰、饮、水、湿致病概述

1痰

2饮

3水

4湿

二《金匮要略》痰、饮、水、湿致病异同概述

1痰、饮、水、湿相同点

2痰、饮、水、湿不同点

三《金匮要略》痰、饮、水、湿相关病证研究

1痰相关病证

2饮相关病证

3水相关病证

4湿相关病证

四《金匮要略》痰、饮、水、湿相关病证的异病同治研究

1共性研究

2异病同治研究

结论

文献综述

一《金匮要略》痰、饮病的研究概况

二《金匮要略》水气病的研究概况

三《金匮要略》湿病的研究概况

四《金匮要略》痰、饮、水、湿的联系及共性研究

五《金匮要略》痰、饮、水、湿研究目前存在的问题

参考文献

发表文章

致谢

展开▼

摘要

痰、饮、水、湿是脏腑功能失常,或感受外邪而产生的病理产物,同时也是诸多疾病的致病因素,《金匮要略》中有超过半数的病证与之密切相关。
  痰、饮、水、湿四者性质相近,均为阴性病理产物,彼此之间也互有差别:痰质稠而黏、流动性小;饮质地较痰清稀、流动性较大;水质重而清澈、流动性更大;湿呈弥漫状、无明显形状。从浓度上看,痰大于饮,饮大于水,水大于湿。痰、饮、水、湿都可阻滞气机,都可损伤阳气,都有下行趋势,但与风、热、气逆等结合,也可上行。痰的病位主要在心、肺,也可凝结在人体某些局部;饮主要影响胃肠、胸胁、四肢,易导致气逆上冲,心下、脐下悸动等;水主要表现为局部或全身性水肿、小便不利,以及水血互结;湿病主要侵犯皮肤关节,易困阻脾胃,易发黄疸,病久入血。
  痰相关病证包括肺痿、肺痈、胸痹、惊悸等;饮相关病证包括痰饮、肺胀、呕吐、奔豚气等;水相关病证包括水气病、妊娠腹痛、产后少腹满等;湿相关病证包括湿病、暍病、狐惑、历节、肾着、小便不利、淋病、黄疸、下血、下利等。
  痰、饮、水、湿相关病证通用治法为调理气机,此法可用于所有痰、饮、水、湿者。常用治法包括发汗、利小便、逐二便等。发汗主要用于饮、水、湿偏于表,偏于上者;利小便主要用于痰、饮、水、湿偏于里,偏于下者;逐二便主要用于痰、饮、水、湿较盛而体质壮实者。
  发汗治疗痰、饮、水、湿方药有麻黄加术汤、麻杏苡甘汤、越婢汤、越婢加术汤、越婢加半夏汤、小青龙汤、小青龙加石膏汤、大青龙汤、射干麻黄汤、厚朴麻黄汤、麻黄连轺赤小豆汤等;利小便方药有苓桂术甘汤、五苓散、茵陈五苓散、猪苓汤、肾气丸、木防己汤、泽泻汤、甘姜苓术汤、茯苓泽泻汤等;逐二便方药有葶苈大枣泻肺汤、甘遂半夏汤、己椒苈黄丸、十枣汤、厚朴大黄汤、泽漆汤、茵陈蒿汤、栀子大黄汤、硝石矾石散、大黄硝石汤等。
  小青龙汤既可治溢饮,也可治支饮;葶苈大枣泻肺汤既可治肺痈,也可治支饮;五苓散既可治痰饮,也可治小便不利;防己黄芪汤既可治风水,也可治风湿等。
  总之,痰、饮、水、湿性质相近,又略有差别;所致病证也互有函盖,治法相近,方药可以互相借用。

著录项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代理获取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