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学位 >城市群集聚经济对就业的影响——来自中国十大城市群制造业的证据
【6h】

城市群集聚经济对就业的影响——来自中国十大城市群制造业的证据

代理获取

目录

第一个书签之前

展开▼

摘要

集聚经济与就业之间的关系一直以来都是学界关注的重点问题之一,国内外众多学者对此作了研究,但得出的结论却不尽统一。由于数据可得性的限制,以往研究集聚经济对就业影响的文献大多在省级层面。进入20世纪以来,城市群作为一种新型的区域组织形式,中国越来越强调其战略性的作用,“十一五”规划和“十二五”规划从国家层面明确提出将城市群作为新型城镇化的主要形态。城市群被认为是中国参与国际竞争与全球分工的基本地域单元,其发展对国家经济持续稳定增长和扩大就业具有极其重要的意义。因此,本文主要研究城市群视角下集聚经济对就业的影响。 本文针对集聚经济对就业的作用机制进行了循序渐进的理论分析。首先从产业集聚对就业的作用机制入手,再从专业化经济和多样化经济两方面分析城市集聚经济对就业的作用机制,最后再重点分析城市群视角下集聚经济对就业的作用机制。 在理论分析的基础上,本文利用1998-2007年间中国工业企业数据库中制造业的微观数据,以中国十大城市群作为空间单位,实证考察城市群视角下集聚经济对就业的影响。实证研究结果显示,作为城市群集聚经济的两种类型,城市群规模经济和城市群范围经济均对就业有显著的促进作用。考虑到城市自身集聚经济存在的差异性可能会导致城市群集聚经济就业效应的异质性,本文引入城市群集聚经济和城市集聚经济虚拟变量的交叉项做进一步的实证分析。结果发现,城市集聚经济在城市群集聚经济对就业的影响中具有调节作用。相较于城市专业化程度低的行业,城市专业化程度较高的行业能更多更好地利用城市群规模经济促进就业人数的增长;相较于城市多样化程度较低的行业,城市多样化程度处于较高水平的行业在享受城市群范围经济时导致的就业增长明显不足。该结果的经济含义是城市群规模经济和群内单个城市的专业化经济的就业效应具有互相强化作用;而城市群范围经济和群内单个城市的多样化经济的就业效应则呈现一定的替代性,两者对城市就业增长具有稳定作用。

著录项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代理获取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