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学位 >《发展汉语口语》(第二版)初、中级会话质量分析
【6h】

《发展汉语口语》(第二版)初、中级会话质量分析

代理获取

目录

第一个书签之前

Abstract

目 录

引言

1.1研究问题及意义

1.1.1研究问题

1.1.2研究意义

1.2研究对象

1.2.1《发展汉语口语》教材介绍

1.2.2选择《发展汉语口语》初、中级的原因

1.3研究方法

理论基础与文献综述

会话分析方法

2.1.1会话分析方法介绍

2.1.2会话分析在应用领域的研究

汉语口语教材编写研究

汉语口语教材话题研究

汉语口语教材功能项目研究

本章小结

《发展汉语口语》初、中级会话话题分析

参考大纲及话题库

话题分布分析

话题相对难度分析

话题复现情况分析

本章小结

《发展汉语口语》初、中级单话轮功能分析

参考大纲

功能项目分析

功能常用性考察

单话轮难度考察

本章小结

《发展汉语口语》初、中级对答结构分析

对答结构分析

对答结构中的不如意应答

本章小结

《发展汉语口语》初、中级宏观结构分析

宏观结构介绍

宏观结构分析

本章小结

结语

本文主要观点

本文不足之处

参考文献

致 谢

展开▼

摘要

一本高质量的口语教材能够让学生的汉语学习事半功倍,而口语教材中的会话作为输入材料对学生输出正确得体的言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对人工编写的会话进行分析,宜结合话题表、功能大纲等,采用会话分析的方法,从话轮、对答、宏观结构等方面进行. 本文运用会话分析方法,从会话的话题、单话轮功能、对答结构以及宏观结构四个角度完整系统地分析了《发展汉语口语》(第二版)初级、中级的会话编写质量. 研究发现,在会话话题方面,所研究教材话题的选择符合《国际汉语教学通用课程大纲(修订版)》一级、二级、三级和四级话题目标,并且涵盖了吕荣兰(2008)话题库中5大类话题,且出现了话题库中没有的话题,如谈论个人生活等,是合适的;《发展汉语口语》中级Ⅰ、Ⅱ多涉及对社会现象的讨论,还增加了哲理故事、中国地区差异等话题,具有时代性和趣味性.但是初级口语中应加入就医、理发、过生日、宠物这几个话题,中级口语中应加入婚姻恋爱、假日文化、中外文化差异这几个话题.从言语交往形式角度观察发现,该教材功能型话题随着口语教材等级的提高而直线下降,叙述型话题稳步增加,观点型话题增加幅度最大,这种趋势符合话题由易到难的顺序.另外,教材还注意到了话题的螺旋式复现,但购物类和饮食类话题的编排顺序不太合理. 在单话轮功能项目方面,对比《高等学校外国留学生汉语教学大纲(长期进修)》110项功能,发现四册教材对大纲的覆盖情况有待提高.教材补充了10项大纲以外的功能,这10项功能符合学生学习需要;但大纲中有19项功能没有出现在教材中,其中17项功能还见于《高等学校外国留学生语言专业教学大纲(长期进修)》等其他三部功能大纲,应该有选择地编入教材.本文参考倪传斌(2004)等的研究成果,发现该教材功能项目的选择基本符合由易到难的编写规律,但是《初级口语Ⅱ》选用了过多的次常用功能项目,可能会增加学生在初级阶段学习的难度.另外,本文尝试性考察了单话轮难易度,发现四册教材难易度适当. 在对答结构方面,本文运用会话分析方法,借鉴刘虹(2004)归纳的15种对答类型,发现四册教材几乎覆盖了所有日常对答类型,但各大类和各小类在教材中表现不平衡。询问类和陈述类占比偏大,其他对答类型比例小而不均。四册教材中,46个对答结构小类有16小类没有出现,本文认为要求—搪塞、提供—搪塞、指责—争辩、赞扬—赞扬、祝贺—谦虚、祝愿—宽慰这6小类应当编入教材。研究还发现,教材的不如意应答比例偏低,导致会话难度不够。本文认为提供-质疑、要求-推迟、要求-搪塞、指责-争辩这四类不如意应答应当编入。 在宏观结构方面,本文参考刘虹(2004)的研究成果,发现毗邻式占绝大多数,其中毗邻双部式比例高,这符合日常会话特点,具有科学性。另外毗邻多部式构成部分的增加能够构建积极主动友好的互动模式,具有实用性。 综合以上研究,本文发现《发展汉语口语》初、中级教材的会话质量总体而言良好,但在话题、单话轮功能、对答结构以及宏观会话结构的选择和编排上仍需改进。

著录项

  • 作者

    吴丹;

  • 作者单位

    暨南大学;

  • 授予单位 暨南大学;
  • 学科 汉语国际教育
  • 授予学位 硕士
  • 导师姓名 宗世海;
  • 年度 2017
  • 页码
  • 总页数
  • 原文格式 PDF
  • 正文语种 中文
  • 中图分类
  • 关键词

    汉语口语; 中级会话;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代理获取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