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学位 >短期国际资本流动影响因素的实证研究—来自新兴市场的证据
【6h】

短期国际资本流动影响因素的实证研究—来自新兴市场的证据

代理获取

目录

声明

1绪论

1.1研究背景与意义

1.2研究内容

1.3 研究方法与技术路线

1.4 本文创新之处

1.5相关概念界定

2 理论基础与文献综述

2.1 理论基础

2.2 文献综述

2.3 相关研究总结与评述

3 新兴市场短期国际资本流动的渠道及特征

3.1 短期国际资本流动的渠道分析

3.2 短期国际资本流动的特征分析

4 新兴市场短期国际资本流动影响因素的识别

4.1 数据说明与描述性统计

4.2基于随机效应模型识别影响因素

4.3 基于系统GMM方法识别影响因素

4.4 基于TVP-VAR模型的时变特征分析

4.5 实证结论小结

5 政策建议与展望

5.1 政策建议

5.2 后续研究方向

参考文献

在校期间发表论文清单

致谢

展开▼

摘要

本文立足于国际资本流动理论和前人研究成果,以新兴市场经济体的利率、实际GDP同比增速、本币升值幅度、金融市场发展程度,发达国家的利率、实际GDP同比增速,以及恐慌指数为主要研究方向,选择18个新兴市场经济体2005年Q1至2017年Q3期间相关变量的季度数据构建平衡面板数据,建立基于随机效应模型和GMM方法的静态及动态面板计量模型,对新兴市场短期国际资本流动的影响因素进行识别。考虑到经济结构、政治制度甚至技术进步会对各变量解释能力产生影响,进而通过构建TVP-VAR模型探究主要影响因素的时变特征。 基于随机效应模型和系统GMM方法的实证结果表明,恐慌指数、美国实际GDP增速和本币升值幅度对新兴市场短期国际资本流动影响最大,其中恐慌指数和美国实际GDP增速与新兴市场短期国际资本流动负相关,各经济体货币升值幅度与短期国际资本流动正相关。TVP-VAR模型表明,新兴市场整体的短期国际资本在滞后三期时受到美国GDP增速的冲击后反应最大,而恐慌指数、本币升值幅度及其自身均在滞后一期时影响最大;金融危机后,美国实际GDP增速对新兴市场短期国际资本的影响力整体有所减弱,但对单个经济体的影响有所分化;恐慌指数呈现明显的时变特征;金融危机扩大了短期国际资本对于恐慌指数和美国经济增长率的反应程度,第一轮QE放大了恐慌指数的影响力。 最后,本文基于实证结果筛选出目前资本外流风险较高的新兴市场经济体并提出政策建议,以期为货币当局建立针对短期资本流动的预警机制和制定政策工具提供参考,也为短期国际资本流动学说的完善提供来自新兴市场的证据。

著录项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代理获取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