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学位 >广东南岭国家级自然保护区治理问题研究
【6h】

广东南岭国家级自然保护区治理问题研究

代理获取

目录

封面

声明

中文摘要

英文摘要

目录

1 前言

1.1 研究背景

1.2 研究目的和意义

1.3 国内外研究综述

1.4研究内容和方法

1.5 技术路线

2 基础理论

2.1 可持续发展理论

2.2区域经济理论

2.3 生态文明理论

2.4利益相关者理论

2.5 治理理论

3 南岭自然保护区治理概况

3.1历史背景

3.2治理现状

4广东南岭自然区治理中利益相关者分析

4.1利益相关者类型

4.2利益相关者对南岭自然保护区影响

4.3利益相关者对南岭自然保护区的影响分析

4.4利益相关者之间的冲突

4.5利益相关者之间冲突的原因分析及解决办法

5 南岭自然保护区治理问题的诊断及分析

5.1治理体制的制约

5.2投资总量不足,结构不合理

5.3 社区居民参与保护区建设程度较低

5.4缺乏生态补偿机制

5.5社区基础设施建设不完善

5.6其他利益相关主体未完全参与治理

6 南岭自然保护区治理问题的对策建议

6.1 完善治理体制

6.2 政府引导,市场运作,建立多元化治理资金投入机制

6.3 扩大社区参与

6.4 注重“冲突”解决,调整治理政策

6.5加强社区基础设施建设,改善社区生活环境

6.6各利益相关主体参与共同治理

7 结论与讨论

7.1 结论

7.2 讨论

致谢

参考文献

附录A

附录B

展开▼

摘要

随着科技的日新月异和社会经济的不断发展,当今世界生态破坏、物种多样性锐减、环境污染等问题日益严重,此类问题不仅严重影响了人们的生产、生活,甚至威胁到了人类的生存。显然,建立更多的自然保护区能够有效解决生态系统、物种多样性和自然资源的保护问题。但是,为了自然保护区的可持续发展,不可避免地侵害到周边社区居民等利益相关者的利益,直接或间接地造成自然保护区和社区之间的冲突及矛盾。因而,如何有效治理自然保护区,使自然保护区和周边社区居民之间实现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是当前自然保护区治理问题中急需解决的重要难题。
  全文以广东南岭国家级自然保护区作为研究对象,利用利益相关者理论,找出自然保护区和社区居民之间的矛盾及冲突所在,并分析引起矛盾的原因,利用治理理论,结合南岭国家级自然保护区治理现状,诊断自然保护区在治理过程中存在的不足和问题,并提出可供借鉴的对策和建议。通过对广东南岭国家级自然保护区治理问题的研究,本文得出以下结论:
  (1)通过米切尔利益相关者理论,可以把广东南岭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的利益相关者分成三大类:一是包括旅游者、一般公众和媒体在内的潜在型利益相关者;二是包括有非政府组织、科研工作者在内的预期型利益相关者;三是包括南岭自然保护区管理局、当地乡镇政府、社区居民、旅游开发商和当地企业在内的确定型利益相关者。诊断并分析了这些利益相关者之间存在的矛盾及冲突,概括出了利益相关者之间的冲突类型主要包含两种,一是观念型冲突,二是利益型冲突。对于观念型冲突,可通过协商调解、经济补偿甚至法律制度进行解决。对于利益型冲突,可通过构建长期且稳定的利益共享机制进行解决。
  (2)社区共管模式是目前南岭自然保护区所采用的社区治理模式,这种模式可以统筹兼顾自然保护区以及社区的发展建设。本文从社区共管模式的组织建设、编制自然资源管理规划、对社区居民进行保护教育和技能培训、对自然保护区生物多样性和社区活动影响的监测,以及社区居民的参与情况等几个方面进行调查研究,分析出广东南岭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社区共管模式在治理过程中,既存在着优势又有一定缺陷。
  (3)诊断出了南岭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存在的治理问题,主要包括治理体制制约、自然保护区投资总量不足且结构不合理、生态补偿机制缺乏、社区基础设施建设不完善、社区居民参与建设的程度较低、利益相关主体未完全参与等诸多问题,并分析了各自形成的原因。
  (4)通过对南岭国家级自然保护区治理问题的诊断,提出了可供参考和借鉴的对策及建议:通过增加或调整人员编制并加设森林公安机构来完善现行的治理体制;通过政府正确引导、市场有效运作的方式,吸引更多外来资金投入,建立自然保护区治理的多元化投入机制;通过提高社区居民参与意识和民主意识、构建社区治理的激励机制、扩大自然保护区社区居民参与权、加大对自然保护区社区居民的帮扶来提升社区共管的效率;通过积极落实自然保护区补偿机制、分区域制定发展规划、加大对社区居民的帮扶等措施,调整治理政策解决“冲突”;通过加强社区基础设施建设:交通、水电、教育、卫生医疗条件等改善社区生活环境;通过进一步充实自然保护区各利益相关主体,扩大其参与自然保护区治理的广度和深度,实现政府、非政府组织及社会民众共管共治,从而达到公共利益最大化,实现自然保护区及社会的可持续发展。

著录项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代理获取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