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学位 >小绿叶蝉不同为害程度对茶叶品质的影响
【6h】

小绿叶蝉不同为害程度对茶叶品质的影响

代理获取

目录

封面

声明

中文摘要

英文摘要

英文缩略词表

目录

1 前言

1.1基本概况

1.2研究进展与现状

1.2.1茶树小绿叶蝉的生物特征

1.2.2茶园小绿叶蝉为害现状

1.2.3茶树的抗虫性

1.2.4茶树小绿叶蝉为害对鲜叶次生代谢的影响

1.2.5茶树小绿叶蝉为害对茶叶香气品质的影响

1.2.6研究目的与意义

2 材料与方法

2.1实验材料

2.1.1样品原料

2.1.2实验仪器

2.1.3实验药品与试剂

2.2实验方法

2.2.1田间试验方法

2.2.2鲜叶品质固定方法

2.2.3小绿叶蝉田间密度测定方法

2.2.4生化成分检测方法

2.2.5感官审评方法

2.2.6数据处理方法

3 结果与分析

3.1不同为害时间对鲜叶生化成分的影响

3.1.1不同为害时间对鲜叶茶多酚含量的影响

3.1.2不同为害时间对鲜叶氨基酸含量的影响

3.1.3不同为害时间对鲜叶咖啡碱含量的影响

3.1.4不同为害时间对鲜叶儿茶素含量的影响

3.1.5不同为害时间对鲜叶黄酮含量的影响

3.1.6不同为害时间对鲜叶可溶性糖含量的影响

3.2不同为害时间鲜叶香气成分的变化

3.3.1福云六号鲜叶香气成分检测结果

3.3.2金萱鲜叶香气成分检测结果

3.3不同为害程度对加工红茶品质成分的影响

3.2.1不同为害程度对鲜叶与成茶茶多酚含量的影响

3.2.2不同为害程度对鲜叶与成茶氨基酸含量的影响

3.2.3不同为害程度对鲜叶与成茶咖啡碱含量的影响

3.2.4不同为害程度对金萱鲜叶与成茶儿茶素含量的影响

3.2.5不同为害程度对金萱鲜叶与成茶可溶性糖含量的影响

3.4不同为害程度红茶品质审评结果

4 讨论与结论

4.1讨论

4.1.1小绿叶蝉田间密度的影响因素

4.1.2小绿叶蝉为害对茶树鲜叶的影响

4.1.3小绿叶蝉为害对成茶品质的影响

4.2结论

致谢

参考文献

附录

展开▼

摘要

小绿叶蝉是茶园主要害虫,为害严重时,不仅影响茶叶品质与产量,且重施农药会导致茶园生态恶化。本文主要研究探讨小绿叶蝉为害程度对茶叶品质的影响,并结合小绿叶蝉的无公害防控,提出对小绿叶蝉为害鲜叶进行综合利用,从而提高茶园经济效益。本次研究结果如下:
  1、通过对不同为害时间的茶树鲜叶内含物质的测定,随着小绿叶蝉为害时间的增加,鲜叶的水浸出物、茶多酚、黄酮的含量发生变化,鲜叶咖啡碱含量平均分别降低了0.98%和1.00%,氨基酸含量呈现平缓增加的趋势,平均增加了0.30%和0.35%。可溶性糖含量均呈现先增加后缓慢减少的趋势,均在为害两天的2号鲜叶样品中达到最大。结果反映,不同茶树品种间生化成分存在差异,金萱大于福云六号。
  2、不同为害时间的鲜叶,其鲜叶香气物质发生明显变化,醇类物质、酮类物质稍有增加,酯类、烷类减少。含量上表现为烷类物质总含量的减少,而醇类、醛类香气物质总含量的增加。总体香气物质含量表现为先增加后减少,并随着为害程度的增加出现了新的香气物质,如对二甲苯、2-乙基己醇、四氢薰衣草醇、鲸蜡醇、茶香螺烷、角鲨烯、柏木脑、2-丁基-1-辛醇等。
  3、在自然生长的茶园中,不同为害程度对茶叶品质影响很大,当适度的为害有利于提高茶叶品质,但小绿叶蝉自然为害表现严重时,不仅鲜叶的外观品质特征下降,内含物质也受到严重影响,大大降低了茶叶品质。通过对虫害鲜叶与成茶内质成分的测定与分析发现,不同为害程度的鲜叶的基酸、咖啡碱的含量下降,氨基酸含量最大降低了0.17%,咖啡碱含量最大降低了1.20%,可溶性糖含量最大增加了2.02%。做成红茶后,随着小绿叶蝉为害表现程度的增加,且水浸出物、可溶性糖以及茶黄素的含量增加,水浸出物的含量最大增加了2.33%,可溶性糖含量增加了1.49%。氨基酸、咖啡碱和茶红素的含量降低,氨基酸含量平均降低了0.08%,咖啡碱含量平均降低了1.50%。茶褐素的含量先增加后减少。且与鲜叶相比,成茶的茶多酚、咖啡碱、儿茶素、可溶性糖的含量均降低。
  4、通过对不同虫害表现程度金萱红茶的感官审评得出,适当程度的虫害使茶叶品质在香气上出现花香,蜜香,且滋味醇正,整体口感协调自然。本次实验中,金萱红茶2,虫害表现程度稍轻叶片有一两处明显咬食痕迹,鲜叶尚完好,呈鲜绿色。得分最高89.5分,相比金萱红茶为害表现程度最轻的金萱红茶1高了5.5分,比为害表现程度最重的金萱红茶4高了14.5分。虫害严重时,鲜叶外观卷曲,焦边严重,呈灰绿色,制成的茶叶条索易碎,叶底变硬,香气欠醇,口感下降。因此,生产中,应对小绿叶蝉的为害,采取防控措施,控制为主,加以对虫害鲜叶的利用,从而达到提高经济效益的目的。

著录项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代理获取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