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学位 >河源城市园林绿化植物资源及种植设计研究
【6h】

河源城市园林绿化植物资源及种植设计研究

代理获取

目录

声明

1 绪论

1. 1 研究背景

1. 2 选题意义

1. 3 研究内容

1. 4 研究方法

1. 5 技术路线

2. 1主要研究概念

2. 2相关研究综述

3. 1河源市自然地理与社会概况

3. 2 河源城市绿地综合状况

3. 3 河源城市绿化应用植物现状

3. 4 河源市域乡土植物资源调查

3. 5 河源市区古树名木资源保护

4. 1 河源城市绿化种植设计案例分析

4. 2 河源市区绿化种植设计存在问题

4. 3 河源市区绿化种植设计提升对策

5. 1 公园与广场绿化植物应用

5. 2 庭院与住区绿化植物应用

5. 3 学校与机关绿化植物应用

5. 4 道路与堤岸绿化植物应用

6. 1 问题讨论

6. 2 研究结论

致谢

参考文献

附录A河源市建成区木本植物名录

附录B河源市中心城区古树名木情况汇总表

附录C适宜河源市园林绿化应用的植物名录

附录D河源市区景观效果良好的乡土植物名录

展开▼

摘要

种植设计是根据园林总体设计的布局要求,运用不同种类及不同品种的园林植物,按科学性及艺术性的原则,布置安排各种种植类型的过程、方法。园林植物在园林设计中发挥着举足轻重的作用,其姿态、花、叶、果等极具观赏价值的特征以及植物相互之间的配置,基本决定着城市绿地景观的观赏效果和风格特色。完美的种植设计既要考虑植物自身的生长发育特性、植物与生境及其他植物间的生态关系,又要满足景观功能需要,符合艺术审美及视觉原则,其最终目的是营造优美舒适的园林植物景观及植物空间环境,供人们欣赏、游憩。
  本文运用理论联系实际的研究方法,在大量了解国内外城市城市绿化应用植物资源与种植设计案例和发展动态的基础上,以河源市创建国家园林城市为契机,参与了河源市城市绿地现况、城市绿地园林绿化应用资源调研、河源市中心城区古树名木普查、生物多样性资源等调查实际工作,全面调研了河源市区的公园和广场绿地、道路绿地、单位和庭院绿地、居住区绿地、风景区和湿地等,较为全面掌握了河源市城市绿地植物资源应用状况和种植设计景观效果。
  本文研究依据调研资料进行理论分析,得出以下主要结论:
  (1)在河源市几类城市绿地中常用的园林植物有66种,使用频率达10%以上的常绿乔木有秋枫、盆架子、桂花、白兰、樟树、芒果、细叶榕、垂叶榕、红花紫荆、大王椰子,落叶乔木有细叶榄仁、木棉,常绿灌木有黄金叶、红继木、非洲茉莉、黄榕、毛杜鹃、福建茶、龙船花、大红花、鸭脚木、美蕊花、花叶假连翘、苏铁、红背桂、蒲葵、黄槐、海桐、澳洲鸭脚木,落叶灌木有鸡蛋花等。
  (2)河源市城市绿地植物表现出多样性特征,市区共有绿地植物132科342属545种。其中蕨类植物4科5属5种;裸子植物10科13属19种;被子植物118科324属521种(其中双子叶植物102科255属425种;单子叶植物16科69属96种),占河源地区维管植物资源的17.91%。河源城市中心城市共有古树名木119株,主要品种有细叶榕、龙眼、破布木、木棉、荔枝等25个品种,分属19科22属。
  (3)根据调研结果,河源市城市绿化植物应用还存在一些问题:①植物资源挖掘不足;②植物选择品种不当;③种植配置形式单一;④季相景观单调;⑤地方特色、文化意境表现不足。建议重点做好以下几方面工作:①加强乡土植物的引种、驯化,推广客家植物应用种植,提升客家文化特色的植物形象表达力;②提高园林绿化种植在提高绿化设计水平方面,要加强近自然植物群落结构种植,乔灌草配置比例要科学合理;加强彩色叶植物引种应用,丰富景观季相变化;加强屋顶绿化和立体绿化种植,丰富绿化空间结构,增加绿地率和绿量。
  (4)适宜的植物种类。随着河源城市园林绿化建设快速发展,营建生态与文化艺术密切融洽的城市绿地景观,成为未来发展的方向。本文结合河源市气候特点、河源客家文化特色和植物生长特性,推荐适宜河源市园林绿化选择的树种有21科36种,观花乔、灌、地被植物32科66种,彩叶和色叶树种14科21种,共计49科122种,景观效果良好的乡土植物18科21种。
  本文的创新点在于通过调查河源市不同绿地类型,选择不同类型的绿地作为调查对象,经分析提出河源城市绿地景观的不足之处,并结合河源市的客家文化和历史意义提出改进措施,为河源建设富有地方特色的现代化山水园林城市提供参考借鉴。

著录项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代理获取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