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学位 >农业机械化对生产效率的影响研究——基于南方5省稻农的实证分析
【6h】

农业机械化对生产效率的影响研究——基于南方5省稻农的实证分析

代理获取

目录

声明

英文略缩词

1 绪论

1 .1 研究背景

1 .2 问题提出与研究意义

1 .3 研究内容

1 .4 研究思路与研究方法

1 .5 论文创新之处

2 相关概念界定与理论阐述

2 .1 相关概念界定

2 .2理论阐述

2 .3文献综述

3 模型设定与变量选择

3 .1 模型设定

3 .2 变量定义

3 .3 各变量的预测方向

4 数据来源及描述性统计分析

4 .1 数据来源

4 .2 数据描述

4 .3 生产效率的描述统计

5农业生产效率的影响因素分析

5 .1土地生产率、劳动生产率影响因素的结果与分析

5 .2技术效率的测算结果与影响因素分析

5 .3农业机械化对丘陵地区与非丘陵地区的生产效率影响比较

5 .4本章小结

6 研究结论与相关建议

6 .1 研究结论

6 .2 相关建议

6 .3 研究不足与展望

致谢

参考文献

展开▼

摘要

农业是我国的传统产业,但改革开放以后,随着非农就业机会的增加,越来越多的农村劳动力向城市转移,造成了农业劳动力成本的上升,引起了农业劳动力不足与粮食生产危机的现象。近年来国家一直在推动农业现代化进程,而农业机械化是现代农业的其中一个表现,也是我国提倡的农业发展政策中的重要部分,实现了机械代替人力劳动来提高作业效率,有效缓解农业劳动力不足的问题,为农户的规模经营提供了可能性与高效性。水稻是我国的主要粮食之一,也是南方地区农业生产的主要粮食作物,其生产环节可以通过农业机械实现。随着经济水平与科技技术的提高,越来越多稻农选择了购置农业机械或雇佣农机服务来进行生产作业从而进行了农业劳动力的代替,推动了农业机械化的应用。
  现有许多文献从宏观的角度去探讨农业机械化的发展,或农业机械化的发展过程中出现的问题,但鲜有研究是在微观层面上对农业机械化与生产效率的关系进行探讨,缺乏实证检验,仅仅从机械代替人畜力的角度出发认定农业机械化能够有效提高劳动生产率从而提高生产效率,但实际上生产效率应从多个维度进行测度,而不仅仅从劳动生产率这一单要素生产率去描述。本文研究基于2014年我国南方5省的小农户耕地的投入产出数据,选取了多个维度的生产效率指标——土地生产率、劳动生产率与技术效率,通过随机前沿生产函数进行生产效率的测度,并利用Tobit模型与技术非效率模型探讨农业机械化对生产效率的影响,得出结论:农业机械化与土地生产率呈负向关系,但对劳动生产率有显著的正向影响,而对技术效率则没有显著影响,且户主特征、家庭特征与地块特征在一定程度上对生产效率有影响。本文在实证部分还将样本数据根据地形分为丘陵地区与非丘陵地区两组,分别研究农业机械化与其生产效率的关系,进一步验证了在两种地形条件下,农业机械化并不一定能够有效提高生产效率,但对劳动生产率的显著正效应是不可置疑的。因此小农户要根据家庭生产实际情况选择农业机械化而非盲目地随波逐流,通过合理的资源配置尽可能地提高农业生产效率,从而获得更高的收益;政府应推出有效措施来引导小农户合理推进机械化,给予农民相关补贴以提高其从事农业的积极性,促进农业发展。

著录项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代理获取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