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学位 >公私伙伴关系视角下的海警码头供给模式研究
【6h】

公私伙伴关系视角下的海警码头供给模式研究

代理获取

目录

声明

1 绪论

1. 1 研究背景与意义

1. 2 国内外研究现状

1. 3 研究方法与内容

2 概念界定及理论基础

2. 1 概念界定

2. 2 理论基础

3 国内外经验借鉴

3. 1 英国的应用概况及经验启示

3. 2 澳大利亚的应用概况及经验启示

3. 3 北京地铁4号线的应用概况和经验启示

3. 4 唐山世博园的应用概况和经验启示

4 我国海警码头的现状分析

4. 1 海警码头供给情况

4. 2 海警码头需求情况

4. 3 政府供给模式下的海警码头供需矛盾

4. 4 政府供给模式下供需矛盾的原因分析

5 实现海警码头有效供给的选择--公私伙伴关系模式

5. 1 公私伙伴关系模式的关键要素

5. 2 公私伙伴关系模式的海警码头现实案例

6 结论与建议

6. 1 结论

6. 2 建议

6. 3 不足之处

致谢

参考文献

展开▼

摘要

公私伙伴关系(Public-Private Partnership),简称 PPP,在我国语境下译为政府与社会资本合作。英国撒切尔政府推行的私有化运动是这一模式的最初实践,随后波及欧美其他国家、新兴东亚国家和部分拉美国家;我国从20世纪90年代开始在部分城市进行公私伙伴关系模式试点,并在“十三五”时期陆续出台相关政策完善其顶层设计和操作流程。随着我国提出“建设海洋强国”、“一带一路”等重大战略,中国海警逐渐成为维护国家主权和海洋权益的重要力量,但是海警码头供需矛盾严重制约了职责使命的行使。由于传统的政府供给模式未来将难以为继,能否以公私伙伴关系模式实现海警码头有效供给值得深入研究。
  本文主要采取文献研究、理论分析、案例分析相结合的方法进行研究。首先,结合国际国内的研究成果,对公私伙伴关系、供给模式、海警码头等概念进行了界定;其次,从经济学和公共管理学两个理论维度入手,立足国际、国内的应用概况和经验启示,提出公私伙伴关系模式的六个关键要素;再次,以全国3个海警分局存在的码头供需矛盾为切入点,总结政府供给模式下存在的主要问题,并从公共管理的视角分析问题产生的主要原因;最后,依托政府与社会资本合作开发珠海三角岛的大背景,引入拟建的三角岛海警码头项目这一现实案例,提出在海警码头供给中推广运用公私伙伴关系模式的政策建议。
  本文的主要结论有三个:一是从相关文献和政策法规来看,我国在基础设施领域推广公私伙伴关系模式的理论基础和现实条件已经具备;二是从我国海警码头供需情况和国内外实践经验来看,以公私伙伴关系模式供给海警码头具有可行性;三是从三角岛海警码头项目的案例分析来看,推广公私伙伴关系模式应当注意角色与职能、物有所值评价、风险分配框架、竞争性招标、项目回报机制、合同体系等六个方面。

著录项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代理获取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