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学位 >丙烯酸酯橡胶改性甲基乙烯基硅橡胶的研究
【6h】

丙烯酸酯橡胶改性甲基乙烯基硅橡胶的研究

代理获取

目录

文摘

英文文摘

华南理工大学学位论文原创性声明及版权使用授权书

第一章绪论

1.1前言

1.2硅橡胶概述

1.2.1硅橡胶分类

1.2.2高温硫化硅橡胶

1.2.3硅橡胶的性质

1.3硅橡胶改性研究进展

1.3.1硅橡胶/三元乙丙橡胶并用胶

1.3.2硅橡胶/氟橡胶并用胶

1.3.3硅橡胶/聚氨酯橡胶并用胶

1.3.4硅橡胶/乙烯-醋酸乙烯酯共聚物并用

1.3.5硅橡胶与其它橡胶并用

1.4本课题来源、研究背景、目的意义、主要内容及创新点

1.4.1本课题的来源

1.4.2本课题的立项意义

1.4.3本课题的主要研究内容

1.4.4本课题的特色

第二章丙烯酸酯橡胶改性甲基乙烯基硅橡胶硫化体系的研究

2.1前言

2.1.1橡胶硫化反应过程

2.1.2硫化历程图

2.1.3硫化曲线及其参数

2.2实验部分

2.2.1主要原材料

2.2.2主要设备

2.2.3并用胶基本配方及硫化条件

2.2.4制备工艺

2.2.5性能测试

2.3结果与讨论

2.3.1丙烯酸酯橡胶的选择

2.3.2硫化剂的选择

2.3.3 MVQ/ACM并用胶中的主要交联反应

2.3.4不同硫化剂不同用量及温度对MVQ/ACM并用胶的硫化特性

2.3.5双2,5及DCP并用硫化体系对MVQ/ACM并用胶硫化性能的影响

2.3.6二段硫化对MVQ/ACM并用胶硫化性能的影响

2.3.7本章小结

第三章丙烯酸酯橡胶改性甲基乙烯基硅橡胶配方和工艺的研究

3.1前言

3.2实验部分

3.2.1主要原材料

3.2.2主要设备

3.2.3并用胶基本配方及硫化条件

3.2.4制备工艺

3.2.5性能测试

3.3结果与讨论

3.3.1 MVQ/ACM并用比对并用胶性能的影响

3.3.2增容剂对并用胶共混性的影响

3.3.3填料体系对并用胶性能的影响

3.3.4羟基硅油对并用胶加工性能的影响

3.3.5混炼工艺对并用胶性能的影响

3.4本章小结

第四章丙烯酸酯橡胶改性甲基乙烯基硅橡胶的耐油、耐热、耐寒性和微观形态的研究

4.1前言

4.2实验部分

4.2.1主要原材料

4.2.2主要设备

4.2.3并用胶基本配方

4.2.4制备工艺

4.2.5性能测试

4.2.6分析测试

4.3结果与讨论

4.3.1 MVQ/ACM并用胶耐油性能的分析

4.3.2 MVQ/ACM并用胶的DSC分析

4.3.3 MVQ/ACM并用胶的热重分析

4.3.4 MVQ/ACM并用胶的扫描电镜分析

4.4本章小结

结论

参考文献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

致谢

展开▼

摘要

该论文采用丙烯酸酯橡胶(ACM)对甲基乙烯基硅橡胶(MVQ)进行改性,考察了硫化剂、并用胶配方和混炼工艺对ACM/MVQ并用体系物理机械性能的影响,并研究了ACM/MVQ并用胶的形态结构、性能与共混组成之间的关系,制得了综合性能优异的耐油耐热ACM/MVQ并用胶.该研究对指导高性能耐油耐热新材料的研制和满足国内外机动车油箱耐油耐高温密封件的需求具有一定的理论意义和现实意义.该文研究了硫化剂过氧化二异丙苯(DCP)和2,5-二甲基-2,5-二叔丁基过氧基己烷(双2,5,DBPMH)对MVQ/ACM并用胶的硫化性能,发现了采用DCP:DBPMH=1.0(phr):0.1(ml)并用硫化体系,获得的硫化胶的物理机械性能优于DCP或DBPMH单独使用时硫化制品的物理力学性能,这可能是并用体系组分之间存在一定程度的协同效应.

著录项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代理获取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