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学位 >小城镇历史街区保护与土地政策运用研究——以靖西县城与旧州为例
【6h】

小城镇历史街区保护与土地政策运用研究——以靖西县城与旧州为例

代理获取

目录

文摘

英文文摘

声明

第一章绪论

1.1选题背景及意义

1.1.1研究背景

1.2研究目的与内容

1.2.1研究目的

1.2.2研究的内容

1.3核心概念

1.4研究基础

1.5研究方法及研究框架

1.5.1研究方法

1.5.2研究框架

第二章我国历史街区保护现状与新形势下呈现的新特点和新问题

2.1国内城市中心区历史街区建筑保护的现状

2.2当代国内城市中心区历史建筑无法保护的原因

2.3新形势下我国小城镇历史街区保护的新特点与新问题

2.3.1社会特点之分化与整合

2.3.2政策上的目标悖论

本章小结

第三章历史街区保护理论与国内外土地政策综述

3.1古代中国对建筑遗产再利用的基本观念

3.2古代欧洲及日本建筑遗产再利用的基本观念

3.3英国与香港在城市更新与保护过程中涉及的土地征用机制和存在问题

3.3.1英国和香港的土地征用机制

3.3.2香港市区重建和官地收回中的主要问题

3.4我国的土地政策相关问题综述

3.4.1我国现行的土地政策

3.4.2传统城市土地使用制的基本特征

3.4.3中国土地市场体系的特点和城市土地市场

本章小结

第四章历史街区土地经济价值分析与保护新模式的探索

4.1城市土地价值的经济分析

4.1.1城市土地资源的配置

4.1.2历史文化遗产本身的经济价值性

4.2土地政策在历史街区保护中的优点与不足

4.2.1土地政策在历史建筑保护中的优点

4.2.2土地政策在历史建筑保护中的不足

4.3靖西县经济条件与现实条件下的历史街区保护模式新构想

4.3.1历史街区修缮方式——土地收益金作为来源

4.3.2土地级差置换方式的保护

4.3.3历史街区效益分析

4.3.4小城镇历史街区保护评价体系

4.3.5保护实施管理办法

4.3.6土地问题处理

本章小结

第五章靖西县旧州历史民俗文化保护区的成功经验与县城老街区对比引发思考

5.1总体概况

5.1.1靖西县总体概况

5.2靖西县城历史街区与旧州历史民俗文化村概况

5.2.1靖西县城历史街区概况

5.2.2旧州历史民俗文化村概况

5.3县城历史街区与旧州历史民俗文化村历史建筑保护现状差异

5.4县城老街区现状的反思

本章小结

结语

参考文献

致谢

展开▼

摘要

城市历史遗留下来的建筑与空间环境及非物质文化遗产是一种特殊的文化载体,记录着城市的历史演化的痕迹。历史地段及其内部的建筑环境、人文文化承载着个体、群体乃至一个民族的集体记忆,是宝贵的不可再生资源、是城市特色与魅力体现。随着经济时代的来临,大规模的城市开发与利益驱动造成了大量有历史价值或者有浓厚历史文化底蕴的历史街区正在逐步消失。在经济发展为纲的政策指导下作为保护主体的政府应该更加关注历史街区的保护及更新,避免另一次现代版的“文化大革命”的重现,等百年后才后悔不已。 在经济发展为纲的政策前提下,如何在城市经济开发与历史文化延续建区的平衡是业内急需解决的问题,城市历史环境的协调发展是当今社会与业内共同关注的方向;如何平衡历史建筑保护的支出、投资方的利益、保证原住居民的生活及谋生手段是目前政府面临的棘手问题,也是阻碍历史街区保护与更新的重要原因。 本文结合国内外相关理论与成功经验,加上笔者在国土部门的工作经验和心得体会,对比本县辖区内的两个案例,归纳总结小城镇历史街区保护的新方法,探讨如何在经济平衡、国土保护及居民安置问题上取得平衡与发展,用案例论证观点的可行性及实际性。最后笔者根据其中一案例做出规划和分析来证明、实现历史街区保护的新政策运用与策略,并由此引发这一课题的进一步探索与研究。

著录项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代理获取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