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学位 >区域物流网络结构对货物流量和流向的影响研究
【6h】

区域物流网络结构对货物流量和流向的影响研究

代理获取

目录

文摘

英文文摘

声明

第一章绪论

1.1选题背景与现实意义

1.2研究内容与研究方法

1.3论文思路与结构

第二章区域物流网络研究文献综述

2.1区域物流网络概念界定

2.2区域物流网络研究现状

2.2.1区域物流网络国外研究现状

2.2.2区域物流网络国内研究现状

2.2.3现状总结及未来趋势分析

2.3本章小结

第三章区域物流网络结构对货物流量和流向影响理论模型

3.1模型简介和模型原理

3.2模型已知条件和模型假设

3.3模型基本框架

3.3.1模型决策变量和偏差变量

3.3.2模型目标函数

3.3.3模型的目标约束条件和初始模型

3.4模型的细化和修正

3.4.1影响货物流动的区域物流网络因素

3.4.2修正后的模型

3.5理论模型求解算例

3.6本章小结

第四章区域物流网络结构对货物流量和流向影响仿真建模

4.1物流仿真建模简介

4.1.1仿真的基本概念

4.1.2物流仿真建模软件Flexsim

4.2区域物流网络仿真模型的建立

4.2.1模型基本思路

4.2.2全局变量设置

4.2.3模型的基本对象

4.3单产地物流网络子模型建模

4.3.1模型的逻辑实现

4.3.2模型的校验和执行

4.3.3模型的求解和结果分析

4.4多产地物流网络建模

4.4.1模型的逻辑实现

4.4.2模型的校验和执行

4.5本章小结

第五章东莞市区域物流网络结构对集装箱流量和流向案例研究

5.1东莞市集装箱生成和分布

5.2东莞市集装箱运输物流系统现状

5.2.1东莞市物流运输网络结构

5.2.2东莞境内及临近港区发展现状

5.3东莞市区域物流网络数学模型

5.3.1模型场景简述

5.3.2数学模型构建

5.3.3数学模型求解

5.4东莞市区域物流网络仿真模型

5.4.1仿真模型变量说明

5.4.2仿真模型的验证和执行

5.4.3仿真模型的结果分析

5.5案例研究结论和政策建议

5.6本章小结

结论

参考文献

附录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

致谢

展开▼

摘要

区域物流的发展对区域经济的进步有着巨大的推动作用,对我国区域物流系统规划和优化进行研究,不仅有利于物流资源的有效利用,促进我国物流体系的网络化发展,还能指导和促进我国区域经济的可持续发展。随着我国对外贸易的发展,沿海港口及其腹地经济区域成为区域物流研究的热点。本文主要对由货物原产地、交通运输网络和对外贸易港口组成的特定结构的多港口共享腹地的经济区域的物流系统展开研究。 针对该区域物流系统的特点,首先建立了基于无优先级的多目标规划(MOP)的区域物流网络理论模型。模型的目标是使各对外贸易港口上的理论流量与实际流量的偏差最小,以各运输路径的货物分流率为决策变量。在从物流网络结构的角度对模型进行了细化和修正后,将分流率转换成了由车辆行驶距离、车辆通行收费、时间价值和港口竞争力几大因素决定的加权决策指标。然后基于区域物流网络的理论模型,使用仿真软件Flexsim建立仿真模型,进而分析区域物流网络中对货物流动造成影响的因素及其影响效果。 最后,本文将区域物流网络仿真模型应用在东莞市的实际场景中,分析东莞市区域物流网络中距离、收费、时间和港口竞争力等网络因素对东莞市外贸集装箱的流量和流向的影响,通过仿真模型得到的深圳西部港、香港港和深圳东部港的集装箱出口量和实际三个港口的出口量比较,寻找最符合实际的内在规律。并通过研究腹地集装箱产量、运输网络、港口等网络元素的变化对集装箱货物流动造成的影响,提出东莞市发展虎门港的政策建议,包括提高虎门港自身综合实力、促进东莞市西部镇区集装箱产量增加以及在特定的位置修建横向的快速通道。

著录项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代理获取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