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学位 >禤国维教授斑秃方治疗斑秃的临床疗效观察
【6h】

禤国维教授斑秃方治疗斑秃的临床疗效观察

代理获取

目录

声明

引言

第一部分 文献研究

1中医对斑秃的认识

1.1历史源流

1.2病因病机

1.3辨证分型

1.4 斑秃的中医治疗

2 现代医学对斑秃的认识

2.1斑秃的病因

2.2斑秃的治疗概况

3 文献评价小结

第二部分 临床研究

1研究内容

1.1研究对象

1.2 一般资料

1.3 治疗方法

1.4 观察方法及指标

1.5 疗效判断标准

1.6 安全性检测

1.7统计方法

2 研究结果

2.1 临床疗效结果

2.2 安全性结果

3 讨论

3.1 研究结果及结论

3.2 禤老斑秃方组方分析

3.3 禤国维学术思想分析

3.4 存在的问题与解决方法

结语

参考文献

附录

致谢

展开▼

摘要

背景:
  斑秃为局限性斑片状脱发,骤然发生,经过徐缓,有复发倾向,是临床较为常见的损容性皮肤病。因直接影响容貌美观形象而给患者带来较大的痛苦。因该病因尚未明确,现代医学的各种治疗手段效果不稳定,严重影响患者的生活质量。斑秃在祖国医学属于“油风”范畴内,中医药学对其认识有悠久的历史,无数医家对其病因病机、治疗方面进行了广泛深入的探讨,并积累了许多独特有效的治疗方法。现代名老中医禤国维教授在继承古人治疗斑秃的基础上,加之自己近半个世纪临床经验,对斑秃治疗,有自己独特的观点和方法,并在临床上收到良好的疗效。
  目的:
  本研究通过随机对照试验,探讨名老中医禤国维教授的经验斑秃方治疗斑秃的临床疗效。通过科学的方法对禤老的学术思想及其经验方进行阐述,为名老中医的经验传承提供依据,同时也为补肾法治疗斑秃的临床优势提供客观的理论依据。
  方法:
  将88例皮肤科门诊脱发专科的合格斑秃病例随机分成两组。观察组服用禤老斑秃方+乌发生发酊+丹参针穴位注射,对照组使用西药复方甘草酸苷片+乌发生发酊+丹参穴位注射,各组分别于开始治疗前、治疗开始后第1、2、3月末时各进行一次临床评估,观察并记录主要结局指标(皮损面积、毛发生长情况),同时观察不良事件、不良反应并记录和报告。
  结果:
  本研究通过斑秃患者进行观察组与对照组的随机对照临床试验,观察组脱发面积治疗前后经秩和检验,治疗前后比较具有统计学差异(Z=-5.512,P=0.000<0.01);对照组脱发面积治疗前后经配对t检验,治疗前后比较具有统计学差异(t=8.398,P=0.000<0.01);说明两组治疗均有效,具有统计学意义。疗程结束后观察组和对照组脱发面积分别为2.43±3.28cm2,4.48±3.64cm2,观察组显著小于对照组(Z=-2.677,P=0.0035<0.01);观察组治疗效果优于对照组。
  观察组毛发再生时间为17.78±9.38天,对照组为23.85±11.35天,经秩和检验,两组毛发再生时间比较有显著性差异(Z=-2.652,P=0.004<0.05)。治观察组毛发再生时间明显短于对照组。
  治疗后第1个月观察结果,结果提示两组疗效差异无统计学意义(Z=0.712,P=0.476>0.05)。治疗后第2个月观察结果,结果提示两组疗效差异无统计学意义(Z=1.193,P=0.232>0.05))。治疗后第3个月,即疗程结束后观察结果,结果提示两组疗效差异有统计学意义(Z=3.11,P=0.001<0.05),且观察组疗效优于对照组。
  结论:
  以禤老斑秃方为主的观察组疗效优于以复方甘草酸苷为主的对照组。禤老斑秃方治疗斑秃治疗斑秃疗效确切,且无明显副作用。

著录项

  • 作者

    罗家胜;

  • 作者单位

    广州中医药大学;

  • 授予单位 广州中医药大学;
  • 学科 中西医结合临床
  • 授予学位 硕士
  • 导师姓名 池凤好;
  • 年度 2010
  • 页码
  • 总页数
  • 原文格式 PDF
  • 正文语种 中文
  • 中图分类 R249.2;
  • 关键词

    中医名家; 斑秃方; 补肾法; 学术思想;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代理获取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