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学位 >表面肌电图在脑卒中后吞咽障碍评估中的应用
【6h】

表面肌电图在脑卒中后吞咽障碍评估中的应用

代理获取

目录

声明

摘要

引言

第1章 文献研究

1.1 吞咽定义及分期

1.1.1 准备期(preparatory phase)

1.1.2 口腔期(oral phase)

1.1.3 咽期(pharyngeal stage)

1.1.4 食管期(esophagus phase)

1.2 吞咽障碍定义及分期

1.2.1 吞咽障碍定义

1.2.2 吞咽障碍分期

1.3 吞咽障碍的病因

1.3.1 中枢神经系统疾病

1.3.2 颅神经病变

1.3.3 神经肌肉接头疾病

1.3.4 肌肉疾病

1.3.5 口咽部器质性疾病

1.3.6 其他

1.4 脑卒中后吞咽障碍

1.5 吞咽障碍的评估

1.5.1 临床评估法

1.5.2 仪器检查方法

1.6 表面肌电图检查(Surface Electromyography,sEMG)

1.6.1 sEMG概述

1.6.2 sEMG应用现状

1.6.3 sEMG的观察指标及意义

第2章 临床研究

2.1 本实验的研究目的和意义

2.2 一般资料

2.2.1 受试对象

2.2.2 实验场所

2.2.3 主要实验设备和仪器

2.3 方法

2.3.1 肌电图记录技术路线

2.3.2 数据采集与分析

2.3.3 sEMG数据处理

2.3.4 统计分析

2.4 结果

2.4.1 一般资料比较

2.4.2 病例组与对照组吞咽不同食团的吞咽时限对比

2.4.3 病例组与对照组吞咽不同食团的平均振幅对比

2.4.4 吞咽障碍患者吞咽不同食团患侧肌肉收缩时间和振幅比较

2.4.5 吞咽障碍患者健侧与患侧肌群收缩时间和振幅比较

第3章 讨论

第4章 结论与展望

参考文献

附录

在校期间发表论文情况

致谢

展开▼

摘要

目的:利用表面肌电图(sEMG)技术与分析系统,记录并分析健康受试者及脑卒中后吞咽障碍患者(PSD)咽期吞咽过程中舌骨上肌群和舌骨下肌群肌电活动的平均振幅和持续时间,吞咽障碍患者吞咽不同食团时肌肉收缩平均时限和振幅,以及脑卒中后吞咽障碍患者健侧与患侧吞咽肌肉收缩平均时限和振幅等指标,初步探讨sEMG对脑卒中后吞咽障碍患者筛查的应用,为进一步拓展吞咽障碍的客观评价手段提供一定的前期研究基础。
  方法:采取随机对照的研究方法,纳入健康受试者18例为正常对照组,符合诊断标准及纳入标准的脑卒中后吞咽障碍患者22例为病例观察组,采用加拿大ThoughtTechnology公司的MyoTrac Infiniti肌电生物反馈仪(双通道),分别采集及记录两组受试者以及PSD患者健侧和患侧在静息状态、空吞咽、吞咽5ml水、吞咽5ml糊状食物时舌骨上肌群及舌骨下肌群的表面肌电信号,包括平均振幅和持续时间两个指标。采用SPSS21.0统计软件包建立数据库并进行数据的管理与分析,分析方法包括描述性统计、组内比较采用配对样本t检验、组间比较采用两独立样本t检验,等级资料组间比较采用秩和检验,以上各检验水平均为=0.05。
  结果:
  1.正常对照组与病例观察组吞咽时舌喉复合体上抬持续时间与舌骨上肌群和舌骨下肌群收缩持续时间相关,两组间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上抬动作的难易程度与舌骨上肌群和舌骨下肌群收缩的平均振幅相关,两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吞咽障碍患者患侧舌骨上肌群在吞糊时与吞水时的时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吞糊时间较吞水时间延长;患侧舌骨上肌群吞咽动作振幅比较,三种不同食团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经两两比较,吞糊动作振幅较干咽动作振幅要大。吞咽障碍患者健侧与患侧三种不同食团间肌肉收缩持续时间和振幅均无统计学意义,表明双侧肌肉并无明显差异。
  结论:sEMG通过采集并记录舌骨上肌群和舌骨下肌群肌电活动的平均振幅和持续时间,可以初步评估吞咽功能及筛查吞咽障碍,反映了舌骨上抬和喉上抬的难易程度和持续时间,从而了解吞咽障碍患者完成此动作的神经肌肉的功能状态,预测吞咽障碍患者误吸的风险。该技术可以作为一种无创、简单、快速的对咽期吞咽过程进行客观评估的方法,拓展了吞咽障碍的评估手段。

著录项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代理获取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