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学位 >岭南地区冠心病慢性心力衰竭患者中医体质特点研究
【6h】

岭南地区冠心病慢性心力衰竭患者中医体质特点研究

代理获取

目录

声明

摘要

前言

第一章 文献研究

1.1 现代医学对冠心病慢性心力衰竭的认识

1.1.1 冠心病慢性心力衰竭的流行病学现状

1.1.2 冠心病慢性心力衰竭的发病机制

1.1.3 冠心病慢性心力衰竭的治疗进展

1.2 中医学对冠心病慢性心力衰竭的认识

1.2.1 中医学对冠心病的认识

1.2.2 中医学对慢性心力衰竭的认识

1.3 中医体质学的研究进展

1.3.1 中医体质学说的形成和发展

1.3.2 中医体质学说与冠心病慢性心力衰竭的相关性研究

第二章 临床研究部分

2.1 研究对象

2.1.1 研究对象来源

2.1.2 研究对象标准

2.2 研究方法

2.2.1 资料收集

2.2.2 中医体质类型调查

2.2.3 统计学处理

2.3 研究结果

2.3.1 研究对象的一般资料情况

2.3.2 各常见体质类型间性别的比较

2.3.3 各常见体质类型间年龄的比较

2.3.5 各常见体质类型间EF值、FS值的比较

2.3.6 各常见体质类型间LVEDD、LVESD、LA的比较

2.3.7 各常见体质类型间NT-proBNP的比较

2.3.9 各心功能分级间LVEDD、LVESD、LA水平的比较

2.4 分析与讨论

2.4.1 冠心病慢性心力衰竭患者的性别、年龄特点

2.4.2 冠心病慢性心力衰竭患者的中医体质分布特点

2.4.3 冠心病慢性心力衰竭患者不同体质与性别的相关性

2.4.4 冠心病慢性心力衰竭患者不同体质与年龄的相关性

2.4.5 冠心病慢性心力衰竭患者不同体质与心功能分级的相关性

2.4.6 冠心病慢性心力衰竭患者不同体质与心脏彩超各指标的关系探讨

2.4.7 冠心病慢性心力衰竭患者中医体质与NT-proBNP水平的相关性

2.4.8 冠心病慢性心力衰竭患者心功能分级与心脏彩超各指标及NT-proBNP的关系探讨

2.5 问题和展望

结语

参考文献

附录

在校期间发表论文情况

致谢

展开▼

摘要

目的:
  通过分析冠心病慢性心力衰竭患者的中医体质分布规律及其与心功能指标的相关性,探讨冠心病慢性心力衰竭患者的中医体质特点,为中医辨体防治冠心病慢性心力衰竭提供依据。
  方法:
  采用横断面调查的方法,选择120例冠心病慢性心力衰竭患者,收集患者的一般资料、NYHA心功能分级、NT-proBNP、心脏彩超结果及体质辨识结果,运用统计软件分析上述各指标与中医体质类型的相关性。
  结果:
  1.在120例冠心病慢性心力衰竭患者中,偏颇质占95.8%,常见体质类型依次为气虚质(25%)、瘀血质(20%)、阳虚质(18.3%)和痰湿质(17.5%)。
  2.冠心病慢性心力衰竭患者各常见体质类型间,性别、年龄段构成比较存在统计学差异。男性以气虚质、痰湿质为主,而女性则以瘀血质、阳虚质为主(P<0.05),61-70岁患者多为气虚质,而大于80岁的高龄患者多阳虚质(P<0.05)。
  3.冠心病慢性心力衰竭患者各常见体质类型间,气虚质以心功能Ⅱ级、Ⅲ级为主,瘀血质和痰湿质以心功能Ⅲ级为主,阳虚质以心功能Ⅳ级为主(P<0.05)。
  4.冠心病慢性心力衰竭患者各常见体质类型间,EF、FS水平在各组间的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P<0.05)。
  5.冠心病慢性心力衰竭患者各常见体质类型间,LVEDD、LVESD及LA内径的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P>0.05,P>0.05)。
  6.冠心病慢性心力衰竭患者各常见体质类型间,阳虚质患者NT-proBNP水平最高,其次为瘀血质、痰湿质,气虚质NT-proBNP水平最低,且经单因素方差分析检验后,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
  结论:
  1.冠心病慢性心力衰竭患者的中医体质分型多为气虚质、痰湿质、瘀血质和阳虚质。
  2.冠心病慢性心力衰竭患者不同性别、不同年龄段之间体质分布不同。
  3.冠心病慢性心力衰竭患者各常见体质间,心功能分级的分布情况不同。
  4.冠心病慢性心力衰竭患者各常见体质间EF、FS水平不同,气虚质EF、FS水平最高,痰湿质、瘀血质逐步降低,阳虚质EF、FS水平最低。
  5.冠心病慢性心力衰竭患者不同体质间NT-proBNP水平不同,体质类型从气虚质、痰湿质、瘀血质到阳虚质,NT-proBNP水平逐步升高。

著录项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代理获取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