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学位 >青少年网络色情犯罪心理生成分析及控制对策
【6h】

青少年网络色情犯罪心理生成分析及控制对策

代理获取

目录

文摘

英文文摘

海南大学学位论文原创性声明和使用授权说明

绪论

第一章青少年网络色情犯罪心理生成概说

第二章青少年网络色情犯罪缺陷人格生成的分析

第三章青少年网络色情犯罪意识生成分析

第四章青少年网络色情犯罪心理转化分析

结论

参考文献

作者在读期间科研成果简介

后记

展开▼

摘要

随着我国互联网的快速发展,计算机网络技术以及互联网接入终端用户的普及在带给人们大量信息的同时,也带来了网络色情广泛传播的问题。从目前的情况来看,青少年不仅是网络色情的受害者,也成了害人者。预防和控制青少年网络色情犯罪,要揭示青少年个体实施网络色情犯罪行为的心理生成的一般过程和各种影响心理生成的因素及变化规律。 文章认为,青少年网络色情犯罪心理的生成是建立在网络色情犯罪缺陷人格基础之上的,网络色情犯罪人格表现在青少年有缺陷的需求结构、对社会规范意识特别是网络色情法律、道德规范意识淡薄,对自身行为调控能力弱化三个方面,这是由于青少年在长期的社会化过程中网络道德社会化和法律社会化缺失造成的。当青少年涉入网络环境,缺陷需求结构产生的缺陷需要成为心理产生的动机,而网络环境中的各种犯罪因素随之成为满足不良需要进行网络色情行为的诱因。在青少年产生初步的网络色情犯罪意向后,经过内心不断的道德冲突和利弊权衡,最终形成犯罪决意,产生了网络色情犯罪意识。但犯罪意识在实施犯罪过程中还可能发生转化,有积极转化,有消极转化,这是由于青少年内心需求的满足程度和社会环境因素决定的。对网络色情犯罪心理生成的分析,最终目的是为了寻求一种合理有效的防范网络色情犯罪对策,也就是对网络色情犯罪的预防和控制。可以看到,青少年网络色情犯罪的内在根源是通过网络色情行为满足青少年个体的某些需要,犯罪心理的生成是主客观消极因素相互作用的结果,也是各种社会矛盾的综合反映,于是有诸种因素影响网络色情犯罪心理的生成。对青少年网络色情犯罪人格的控制,就是要使青少年在家庭、学校、社会生活中通过塑造形成健康的人格,有正确的世界观、价值观,特别是正确的网络观和网络色情观,使青少年能够以真善美的标准去对待自己的利益追求,在追求需要的满足时自觉地选择社会规范所认可的方式。对青少年网络色情犯罪意识的控制就是要通过技术控制、法律控制和政府管理等手段打击网络色情犯罪等社会预防措施,还要有青少年道德、心理、需求满足等几个方面的个体预防措施。

著录项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代理获取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