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学位 >老舍小说中的家庭关系研究——以《四世同堂》、《离婚》、《骆驼祥子》为中心考察
【6h】

老舍小说中的家庭关系研究——以《四世同堂》、《离婚》、《骆驼祥子》为中心考察

代理获取

目录

封面

声明

中文摘要

英文摘要

目录

引 言

第一章 现代小说中的家庭家族关系研究

第一节《狂人日记》中的家庭关系

第二节《激流三部曲》中的家族关系

第三节《雷雨》中的家庭关系

第二章 老舍小说的家庭关系的“陌生化”:对于中国传统文化的深深眷恋

第一节 老舍小说的家庭家族关系的“陌生化”

第二节 老舍小说的家庭关系陌生化的成因

第三章 老舍小说的家庭关系

第一节 封建大家庭中的家庭关系

第二节 普通小家庭中的家庭关系

第四章 传统的女性观:贤内助在家庭中的重要性

结 语

参考文献

后 记

展开▼

摘要

本论文拟剖析鲁巴老曹路的代表作的家庭家族关系,从而挖掘老舍小说中的家庭关系有何特色。尽管前者占去约四分之一的篇幅,但是论文的重心仍在于老舍小说的家庭关系。老舍小说中的家庭关系传统味特浓,体现在作者对慈父孝子、兄贤弟顺、贤妻良母的书写。日本学者山口守在《老舍〈四世同堂〉英译本的完成与浦爱德》中就明确指出:老舍的《四世同堂》所象征的传统的家庭形式丝毫未被否定。与巴金《家》比较,作品所表现的不是须从根本上否定传统的家庭形式,而是对家所象征的古老优秀的中国传统的挚爱。它导致了老舍小说中的家庭关系书写给人耳目一新的陌生化的感觉,无论是四世同堂式的封建大家庭,或是小两口之家的普通小家庭,老舍小说中的家庭关系都倾向传统而非反传统或现代性。
  引言部分概述海内外研究现状及本人的创作构想。
  第一章:现代小说中的家庭家族关系的梳理
  一《狂人日记》中的家庭关系:封建家庭成员遵循着“你吃我,我吃你,自己的吃别人,别人吃我,吃人的人也被吃”这样一条生存法则。几千年的封建礼教只是吃人的历史,体现出鲁迅激烈的反传统的立场。
  二《激流三部曲》中的家族关系:狂人日记中家庭成员间的吃人一跃上升为杀人。这样的家没有同情,是充满血腥的生命屠宰场。
  三《雷雨》中的家庭关系:专横的家长、不守妇道的妻子、叛逆的儿子,这样的家庭关系是畸形的。专制的家庭最终导致了妻子发疯,儿子被雷劈死的悲剧。
  此外,《财主底儿女们》中的家庭家族关系:这个家被王熙凤式的人物蒋家大媳妇金素痕所破败,她置家族的利益不顾一味掘取金钱,导致了丈夫的惨死他乡。她像曹七巧一样,是钱奴,丧失了妻性、女性,没有了人性味,散发着铜臭。
  第二章:老舍小说中的家庭关系的“陌生化”:在五四作家激烈地反传统反封建文化,强烈地追求现代性蔚然成风的时代精神下,老舍与众不同地青睐着传统文化,呈现了从传统—反传统—回归传统的历史轨迹。老舍的回归传统并不是简单的重复,而是升华,他吸收了传统文化的精华弃其糟粕,继承并发扬了家庭成员间的父慈子孝夫义妻贤的优良道德传统。
  第三章:老舍小说中的家庭关系的分类:根据家庭成员的辈分的多少,家庭可分成大家庭(extended family)与普通小家庭(nuclear family)。四世同堂是一个象征着中华民族优良传统的模范家庭。“四世同堂”、“祁老太爷”、“瑞宣”、“韵梅”这些名字已成为一种象征符号。《离婚》中老李与妻子的家庭关系因为妻子的忍辱负重吃苦耐劳的品质让家中有了些许温馨。
  第四章:传统的女性观:虎妞与祥子的家庭关系因女性的强势而导致家庭角色的倒置,男性处于从属的位置。老舍对于虎妞的丑化,体现了他对传统的洗衣做饭的贤妻良母的欣赏,体现了他的传统的女性观。
  结语:老舍的家庭关系散发着浓郁的传统气息,与鲁迅等五四作家激烈的反传统立场相比,他对优秀传统文化的眷恋起到了陌生化效果。在那个救亡图存的时代,总体来看老舍小说不合时宜。其次,老舍极为重视家庭成员的传统道德意识,主张“家庭家族中心论”。最后,老舍努力为传统能洗会作的妇女高唱赞歌。

著录项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代理获取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