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学位 >丁中制与唐代敦煌“中女”婚姻研究——以出土文献为中心
【6h】

丁中制与唐代敦煌“中女”婚姻研究——以出土文献为中心

代理获取

目录

封面

声明

中文摘要

英文摘要

目录

第一章 绪论

第一节 选题的缘由及研究的意义

第二节 本文的创新与不足及研究方法

第三节 选题的学术回顾

第二章 隋以前丁中制概述

第一节 丁中制的产生

第二节 先秦秦汉时期丁中制

第三节 魏晋南北朝时期丁中制

第四节 十六国时期丁中制

第三章 隋唐丁中制概况

第一节 隋朝时期丁中制

第二节 唐朝时期丁中制

第三节 汉至唐时期丁中制变化

第四章 唐代敦煌“中女”婚姻研究

第一节 敦煌文书中的“中女”

第二节 唐代妇女的婚嫁年龄

第三节 敦煌“中女”未婚问题

余 论

参考文献

后 记

展开▼

摘要

制定适合社会发展的政策,为封建王朝的统治服务,是历代统治者不断追求的目标。丁中制正是封建王朝为更有效地实施统治,不断探索完善适合自己统治的政策而最终产生的。本文以出土文献为中心,并结合相关的传世文献资料,首先对丁中制的研究现状作了介绍,然后对秦至唐的丁中制概况作了梳理,最后对敦煌“中女”的婚姻问题作了探讨。全文总共分为四部分:
  第一章,绪论。主要对本文的选题缘由、研究意义、研究方法、丁中制的研究现状等作介绍。我国早期的赋役制度与人的身高、年龄、爵制等相关,这些赋役征收的标准虽然没有被明确地定义为丁中制,但已经是丁中制的萌芽阶段,蕴含了丁中制的含义。人的年龄成为了赋役征派的主要对象,丁中制便由此产生。
  第二章,对隋以前丁中制进行了概述。首先,对丁中制的产生作了介绍。其次,主要以秦、汉、吴简等出土文书为中心,对涉及到的丁中身份“小”、“老”、“丁”、“大”等进行研究。并认为。先秦秦汉时已经出现了丁中身份的记载,该时期是丁中制的萌芽阶段,西晋平吴后制定的户调式制标志着丁中制的初步形成。
  第三章,隋唐丁中制概述。最为完整的丁中制形成于隋朝,隋唐时期是丁中制发展成熟的阶段,尤其是在唐代,丁中制在赋税、户籍管理、法律等方面发挥了巨大的作用,是唐代社会有效运行的重要保证之一。
  第四章,主要对唐代的“中女”进行论述。“中女”是唐代社会中比较特殊的群体,敦煌文书中“中女”年龄大多在三四十岁,甚至出现了五十多岁的女性仍被称为“中女”的情况,这和传世文献资料“中女”年龄一般为“16—22”的规定大相径庭。本章从敦煌文书的户籍文书出发,结合已有的研究成果,对“中女”的界定、未婚的原因等方面作了探讨。
  通过上述研究认为:丁、中制在秦汉萌芽,至隋唐发展成熟,对我国古代社会的政治、经济等各个方面都产生了重要影响。

著录项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代理获取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