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学位 >甘肃省大学生运动会竞技健美操比赛成套难度动作对比研究
【6h】

甘肃省大学生运动会竞技健美操比赛成套难度动作对比研究

代理获取

目录

封面

声明

西北师范大学研究生学位论文作者信息

目录

中文摘要

英文摘要

1 前言

1.1 选题依据

1.2 研究目的及意义

1.2.1 研究目的

1.2.1 研究意义

1.3 文献综述

1.3.1 有关竞技健美操规则方面的研究

1.3.2 有关竞技健美操难度动作编排方面的研究

1.3.3 有关竞技健美操比赛难度动作对比的研究

2 研究对象和方法

2.1 研究对象

2.2 研究方法

2.2.1 文献资料法

2.2.2 录像分析法

2.2.3 调查法

2.2.4 数理统计法

2.2.5 对比分析法

3 结果与分析

3.1 2005版、2009版、2013版竞技健美操规则演变分析

3.1.1 比赛项目、时间、场地的变化

3.1.2 难度分评分标准的变化

3.1.3 艺术分评分标准的变化

3.1.4 完成分评分标准的变化

3.2 近三届甘肃省大运会乙组竞技健美操比赛单人项目成套难度动作对比分析

3.2.1 成套中所选难度动作组别与数量情况

3.2.2 成套中难度动作分值统计分析

3.2.3 成套中难度动作空间转换情况

3.2.4 成套中难度动作时间分布情况

3.2.5 成套中难度组合运用情况

3.2.6 近三届单人项目难度动作运用情况

3.3 近三届甘肃省大运会乙组竞技健美操比赛混双项目成套难度动作对比分析

3.3.1 成套中所选难度动作组别与数量情况

3.3.2 成套中难度动作分值统计分析

3.3.3 成套中难度动作空间转换情况

3.3.4 成套中难度动作时间分布情况

3.3.5 成套中难度组合运用情况

3.3.6 混双项目难度动作运用情况

3.4 近三届甘肃省大运会乙组竞技健美操比赛三人项目成套难度动作对比分析

3.4.1 成套中所选难度动作组别与数量情况

3.4.2 成套中难度动作分值统计分析

3.4.3 成套中难度动作空间转换情况

3.4.4 成套中难度动作时间分布情况

3.4.5 成套中难度组合运用情况

3.4.6 三人项目难度动作运用情况

3.5 小结

3.6 第三届甘肃省大运会与全国健美操锦标赛成套难度动作对比分析

3.6.1 成套中难度动作组别与数量情况

3.6.2 成套中难度动作分值统计分析

3.6.3 难度动作空间转换编排情况

3.6.4 成套中难度动作时间分布情况

3.6.5 成套中难度组合动作运用情况

4 结论与建议

4.1 结论

4.2 建议

参考文献

附件

致谢

展开▼

摘要

难度动作是竞技健美操项目快速发展的核心动力。成套动作中难度级别及完成质量能直观的体现出运动员竞技水平,是影响运动员比赛成绩的重要因素,也是难度裁判评分的主要依据。甘肃省大学生运动会健美操比赛是目前省内高校系统最高级别的赛事,该比赛在各高校和社会上具有较大影响力。因此,各高校为了提高自身影响力,对该项目比赛十分重视,并积极选派优秀运动员参赛。
  本文运用文献资料法、录像分析法、调查法、数理统计法和对比分析法,对第一届、第二届、第三届甘肃省大学生运动会(以下简称近三届甘肃省大运会)竞技健美操比赛乙组男子单人操、女子单人操、混合双人操、三人操项目前三名选手成套中难度动作的组别、类别、分值、数量、分布特点、空间运用、难度组合动作运用等情况进行详细的对比分析。同时,为了更好的了解甘肃省与国内同类比赛的差距,本研究对2015年全国健美操锦标赛此类项目前三名也进行了对比分析,进一步探究甘肃省大学生竞技健美操成套中的难度动作选择、运用方面的优势和不足,进一步提出切实可行的方案,以便于在今后的训练中查缺补漏,快速、有效的提高甘肃省健美操竞技水平并缩小差距。
  本研究主要结论如下:
  1、从难度动作的选择可以看出,近三届比赛成套中选用的C组难度动作最多,而A、B、D组的难度动作运用相对较少。这可能是甘肃省运动员专项素质发展不够均衡,相对来说跳跃方面能力较强;另外,由于C组难度动作更符合竞技健美操的项目特征,所以,不论在全国比赛还是甘肃省大运会比赛中使用的频率最多。
  2、从所选择的难度动作分值来看,成套中所选难度动作较低,平均分值大部分集中在0.4-0.5分的低中等分值区间。第三届大运会比赛平均分较高于第一届,但低于第二届。根据调查结果显示,这与甘肃省竞技健美操项目后备力量不足,大部分的运动员进行专项训练的年限较短,缺乏系统化训练有很大关系。
  3、从难度动作的分布情况来看,较其他两届相比第二届大运会比赛中成套难度动作整体分布相对均匀,较符合竞技健美操规则的均衡性要求。由于第一和第三届比赛运动员体能较差,所以成套中难度动作位置编排显示出前多后少、前高后低的分布格局。
  4、从难度组合运用情况来看,近三届甘肃省大运会比赛成套中难度组合使用数量极少且类型单一,主要以C-C类型组合为主。一方面,由于大多数运动员是从其他运动项目转型而来,专项竞技水平不高,为保证成套动作的完美完成,很少运用加分因素;另一方面,与规则中加分因素的不够完善有关,在任何类型难度组合加分都为0.1分的情况下,运动员也会更多偏向于选择难度较小的C-C难度组合,很少采用难度系数较大的C-A难度组合动作。
  5、从成套中难度动作的空间运用看,第一、第三届大运会空间转换运用较单一。第二届大运会比赛成套难度动作编排空间转换类型较多,比赛场地运用充分得当,符合规则在空间运用方面的复杂、多样化要求和该项目的发展趋势。
  建议:
  1、科学选材、因材施教、系统训练,在充分发挥运动员优势素质的同时,补偿并提高弱势素质和不足,加强对运动员静力性力量和平衡柔韧能力的练习。不仅要保持甘肃省运动员C组跳跃优势,更要提高力量和平衡柔韧方面的不足,以保证运动员在跳跃动作中能够达到规则中要求的腾空高度和劈腿角度,高规格完成成套动作。
  2、把握规则所引领的高难化方向,在不违犯规则的同时,依据运动员的技术特点进行创编。如按照男女运动员的比例,适当调整成套中力量动作和柔韧动作的数量等,使运动员能够充分发挥优势技术。
  3、各高校可通过招收高水平运动员等方式,组建高水平运动队,提高省内各高校之间的竞争压力,加强甘肃省竞技健美操运动员后备人才储备。

著录项

  • 作者

    安文涛;

  • 作者单位

    西北师范大学;

  • 授予单位 西北师范大学;
  • 学科 体育教育训练学
  • 授予学位 硕士
  • 导师姓名 郭秀文;
  • 年度 2016
  • 页码
  • 总页数
  • 原文格式 PDF
  • 正文语种 中文
  • 中图分类 健美操;
  • 关键词

    大学生; 竞技健美操; 难度动作;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代理获取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