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学位 >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中人文关怀和心理疏导研究
【6h】

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中人文关怀和心理疏导研究

代理获取

摘要

党的十七大报告指出:“加强和改进思想政治工作,注重人文关怀和心理疏导,用正确方式处理人际关系。”党的十八大报告中更是强调,要“注重人文关怀和心理疏导,培育自尊自信、理性平和、积极向上的社会心态。”这些重要论述突出了新形势下人文关怀和心理疏导的重要作用及地位,为新时期思想政治教育进一步发展指明了方向,其丰富的新内涵开启了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全新视野。
  本文通过运用文献研究和系统分析的方法,在明确人文关怀和心理疏导的内涵、内容以及两者内在关联的前提下,探究新时期人文关怀和心理疏导在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中的现实价值,系统的总结了当前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中人文关怀和心理疏导的缺失及成因,并有针对性的提出相应的对策。
  首先,在对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中人文关怀和心理疏导的内涵进行解读和对其内容进行梳理的基础上,分析思想政治教育视域下的人文关怀和心理疏导的内在关联,即:人文关怀统摄心理疏导,规定着心理疏导的方向;心理疏导彰显人文关怀,是实现人文关怀的重要手段。人文关怀和心理疏导是思想和心理的交互共振,两者相辅相成,相互促进。
  其次,明确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中人文关怀和心理疏导的现实价值。人文关怀和心理疏导以人为作用对象,体现了对人的尊重与培养。将它们全方位全过程的贯穿于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实践中,不仅体现了思想政治教育的内在要求,还增强了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发展性、实效性和科学性。新时期,加强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注重人文关怀和心理疏导,是贯彻落实好科学发展观的需要,是构建高校和谐校园的需要,更是促进大学生全面健康发展的需要。
  再次,探讨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中人文关怀和心理疏导的缺失及成因。当前,尽管人文关怀和心理疏导在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中的地位越来越高,重视度也逐步提升,但是它们在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中仍存在缺失与不足的一面,主要表现为:不重视学生主体地位;对学生个性化人格塑造的忽视;教育内容脱离学生实际生活与缺乏对学生施教的多样性。而造成人文关怀和心理疏导在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中缺失的原因主要是:高校“以人为本”的理念尚未真正确立;传统教育重“共性”轻“个性”的影响;思想政治教育内容与人文关怀和心理疏导的联结性不强与现行的教育方法较为单一,教育合力尚未形成。
  最后,提出加强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人文关怀和心理疏导的对策。针对人文关怀和心理疏导在我国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中缺失表现及原因分析,我们要从多方面入手来探究其对策。第一,要从理念上强化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人文关怀和心理疏导。第二,要从队伍建设上保障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人文关怀和心理疏导。第三,要从内容上完善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人文关怀和心理疏导。第四,要从方法上创新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人文关怀和心理疏导。

著录项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代理获取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