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学位 >高速铁路开行对区域高速公路旅客运输的影响研究
【6h】

高速铁路开行对区域高速公路旅客运输的影响研究

代理获取

目录

声明

摘要

1 绪论

1.1 研究背景

1.2 研究的目的和意义

1.2.1 研究的目的

1.2.2 研究意义

1.3 国内外研究现状

1.3.1 国外的研究现状

1.3.2 国内研究现状

1.4 论文的研究内容及思路

1.4.1 文章的主要内容

1.4.2 文章的技术路线

2.高速铁路与高速公路发展现状分析研究

2.1 我国高速铁路和高速公路的发展现状

2.1.1 高速铁路发展现状

2.1.2 高速公路发展现状

2.2 我国高铁和高速公路的未来发展趋势

2.2.1 高速公路的未来发展趋势

2.2.2 高速铁路的未来发展趋势

2.3 两种运输方式的比较

2.3.1 运输方式的特点比较

2.3.2 运输方式的优劣比较

2.3.3 运输方式的客运竞争力的比较

3 区域范围内公铁客流量竞争模型的研究

3.1 影响旅客出行方式选择的因素

3.1.1 旅客自身属性的影响

3.1.2 交通方式特性的影响

3.1.3 运输通道条件的影响

3.2 客运竞争分析

3.2.1 客运竞争力

3.2.2 客运竞争机理分析

3.3 竞争模型的理论基础

3.3.1 常用竞争模型的分析

3.3.2 模型的效用函数

3.3.3 参数的选取方法

3.4 公铁运输间的竞争关系

3.4.1 旅客出行的选择理论一

3.4.2 高速铁路与公路运输的竞争模型

3.4.3 不同运距的公铁运输竞争

3.5 小结

4 宝兰高铁对兰州天水间高速公路客运影响

4.1 通道内兰州天水段竞争分析

4.1.1 区间两端点概况的分析

4.1.2 连霍高速公路兰州到天水区间概况

4.1.3 宝兰客运专线概况

4.2.宝兰客运通道的客流量预测

4.2.1 宝兰客运通道的客流量预测

4.2.2 宝兰客运通道的诱增客流量预测

4.3 兰州天水区间段高速公路与高速铁路的竞争分析

4.3.1 旅客出行选择的调查分析

4.3.2 客流分担率的相关参数确定

4.3.3 运输通道服务属性的计算

4.3.4 宝兰运输通道的客流分担预测

4.4 本章小结

5 高速公路旅客运输发展对策宏观研究与分析

5.1 在合理运营范围内拓展客运市场

5.1.1 开发连接经济区的高速公路客流市场

5.1.2 开发旅游客运市场

5.2 高速公路与高速铁路协同发展

5.2.1 偏远地区客流的换乘

5.2.2 提升高速公路客运创新发展能力

5.3 高速公路运输服务质量的提升

5.3.1 高速公路运营中引进新型支付方式

5.3.2 优化高速公路服务区的配置设施

5.3.3 优化高速公路通行环境

5.4 本章小结

结论与展望

致谢

参考文献

展开▼

摘要

在我国高速铁路快速发展的背景下,高速铁路的发展对我国现有的交通运输系统和客运市场的客流分担率带来了巨大的改变,其中高速铁路的发展对高速公路的客流量影响最大,由于高速铁路的发展时间短,目前国内外学者对高速铁路的发展对公路客流量的影响研究不多。文章以高速铁路和高速公路的客流竞争为出发点,研究高速铁路开通后高速公路的客流量变化现状。
  研究高速铁路的开行对高速公路客流量的影响时,首先对两种不同的运输方式发展现状进行分析,确定两种不同运输方式的发展趋势和各自的优缺点,比较高速铁路和高速公路在不同方面的客流吸引能力。在建立高速公路与高速铁路客流竞争模型时,以旅客为研究对象,对研究区域内的出行客流进行社会调查,研究旅客在出行时,对出行的经济性、安全性、快速性、舒适性、方便性和准时性等不同因素的重视程度。统计分析六大因素在出行中的重要程度,确定在模型中效用函数时,不同因素对效用函数的影响程度,计算出不同因素的影响系数,建立不同运输方式之间的客流竞争模型。
  运用文章建立的不同运输方式的客流竞争模型,分析在不同的运输距离上,高速铁路和高速公路运输的优势,以宝兰客运专线兰州-天水间的客流分担率为例,验证所建模型的正确性。对两地间的客流进行调查分析,确定不同影响因素对效用函数影响的系数值,建立效用函数计算出效用系数,计算出两种运输方式的客流分担率,根据现实客运系统中的运输数据,验证竞争模型计算的客流分担率的正确性。并用数学方法分析法对不同运输方式在不同方面的竞争优势进行分析,并为高速公路运输指出发展策略。
  通过建立不同运输方式之间的客流竞争模型,分析新的运输方式引入客运系统以后,对旅客运输体系中不同运输方式的客流分担率的影响,确定新的运输方式的客流分担率及客流量,为新线的列车开行方案提供参考;在区域运输范围内新建高速铁路以后,确定高速铁路对既有高速公路客流量的影响,为区域内高速公路提供发展策略;通过竞争模型的计算,计算出综合交通运输系统不同运输方式的客流分担率,确定在不同运输距离上,不同运输方式的发展优势,确定综合交通运输系统中不同运输方式的布局,使得各种交通运输方式合理衔接,发挥自身的运输优势。合理布局交通运输网络,对于优化运输资源、加快旅客运输效率有着重要的意义。

著录项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代理获取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