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学位 >马克思生态思想对我国城市生态环境建设的启示
【6h】

马克思生态思想对我国城市生态环境建设的启示

代理获取

目录

封面

声明

目录

中文摘要

英文摘要

第1章 绪论

1.1选题背景及意义

1.2国内外研究现状

1.3主要内容及研究方法

1.4创新之处

第2章 马克思的生态思想

2.1人化自然观的主要特征

2.2对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的生态批判

2.3解决生态问题的社会制度设想

第3章 生态危机背景下我国城市生态问题及其原因

3.1我国城市生态问题

3.2我国城市生态问题原因分析

第4章 马克思生态思想指导下我国城市生态环境治理

4.1培养全民生态道德

4.2 科学规划生态发展路径

4.3加强生态法制建设

4.4完善城市环境基础设施建设

4.5以生态城市为建设目标

结论

参考文献

致谢

附录 攻读学位期间所发表的学术论文目录

展开▼

摘要

城市作为人类生活的重要聚居地,应该是生态美好、环境宜人的。可是由于人与自然关系异化,不合理的生产生活方式导致城市的生态安全屏障破裂,成为生态环境脆弱、生态环境污染、自然资源枯竭的重灾区,这严重制约了我国城市化进程的发展。党的十八大提出要把生态文明建设与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和社会建设各方面相融合,将生态文明建设摆在突出的位置,大力推进生态文明建设,建设美丽中国,实现中华民族永续发展。城市生态环境的建设就是在落实党的政策要求,实现美丽中国的伟大蓝图。解决城市生态环境问题就是要解决的人与自然关系的异化状态。在生态问题并未凸显的时期,马克思就提出了自己的生态思想。他指出人与自然是辩证统一的,劳动是人与自然和谐统一的基础,资本主义制度是生态问题产生的根源,只有共产主义社会才能从根本上消除生态问题。马克思生态思想对我国建设生态城市有重要的启示作用,城市生态环境建设应在马克思生态思想的指导下,走可持续发展道路,处理好人与自然和人与社会的关系。因此,在马克思生态思想对我国城市生态环境建设中,探讨马克思生态思想指导下城市生态环境治理对策,这对于我国的生态城市建设具有重大的指导意义。
  第一部分,介绍课题的来源、研究背景和研究课题等。
  第二部分,马克思生态思想概述。对马克思人化自然观的内涵做了概述的基础上,指出影响人与自然关系和谐的根本问题在于人类不合理的生产生活方式。马克思提解决生态问题解决的关键是变革资本主义生产方式,以人与人的“和解”,从而实现人与自然的“和解”。
  第三部分,生态危机背景下我国城市生态问题及其原因。生态危机的实质是人与自然关系异化,根源是不合理的生产方式。在这样的背景下,生态危机在作为人类生活的重要空间载体—城市方面,就表现为城市生态环境恶化等严重问题。本文多维度重点剖析城市生态问题具体现状及其具体原因,以便抓住问题要害,找到治理城市生态环境的出路。
  第四部分,马克思生态思想指导下的城市生态环境治理。城市生态环境治理是一个漫长的过程,破坏不是一天形成的,建设也不能一天做好。这就要求我们坚信马克思生态思想,正确认识“人-自然-社会”的关系,在生产方式上走可持续的科学发展道路,大力发展循环经济,才能从根源上治理城市生态环境,推进生态城市建设。

著录项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代理获取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