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学位 >黄河三峡风景名胜区旅游资源价值评估及客源市场研究
【6h】

黄河三峡风景名胜区旅游资源价值评估及客源市场研究

代理获取

目录

文摘

英文文摘

声明

第1章绪论

1.1国外旅游资源价值评估的研究进展

1.1.1国外旅游资源价值理论研究

1.1.2国外旅游资源价值评估技术研究进展

1.2国内旅游资源价值评估的研究进展

1.2.1 理论与技术研究进展

1.2.2实例研究进展

1.3研究内容

1.4研究方法及技术路线

1.4.1资料调查方法

1.4.2数据统计与分析方法

1.4.3技术路线

1.5研究意义

第2章黄河三峡风景名胜区自然地理特征与旅游资源概况

2.1地理位置与区位条件

2.2自然地理特征

2.2.1地质与地貌

2.2.2气候

2.2.3水文

2.2.4动、植物资源

2.3旅游资源概况

2.3.1资源赋存

2.3.2旅游资源分类

第3章旅游客源市场

3.1社会人口学特征比较

3.1.1性别构成

3.1.2年龄构成

3.1.3职业构成

3.1.4文化程度构成

3.1.5月收入构成

3.1.6客源地构成

3.2旅游性质和方式

3.2.1旅游目的

3.2.2了解途径

3.2.3游览的主要景点

3.2.4交通工具

3.2.5出游方式

3.2.6游客的费用支出

3.2.7游客对景区的综合评价

3.3游客分布空间结构

3.4游客分布时间特性

第4章黄河三峡风景名胜区旅游资源价值理论体系及评估方法

4.1自然资源有价值论

4.2旅游资源价值理论体系的构建

4.2.1旅游资源经济价值的理论基础

4.2.2现有的价值分类系统

4.3黄河三峡旅游资源价值分类系统

4.3.1外在价值

4.3.2内在价值

第5章黄河三峡风景名胜区资源旅游价值评估

5.1旅游价值概述

5.1.1旅游价值的评估方法——旅行费用法(TCM)

5.1.2 TCM的技术路线

5.2黄河三峡国内旅游价值的评估

5.2.1问卷调查分析

5.2.2黄河三峡国内旅游价值

5.3黄河三峡旅游价值评估的创新

5.4存在的问题

第6章黄河三峡风景名胜区内在价值评估

6.1内在价值概念

6.2内在价值评估方法——条件价值法(CVM)

6.2.1 CVM的概念

6.2.2 CVM的总体框架

6.2.3 CVM研究中的可能偏差及其解决方法

6.2.4 CVM有效性与可靠性检验

6.3黄河三峡风景名胜区CV研究方法设计

6.3.1 CV研究的采访方式及调查对象的确定

6.3.2 CV调查表设计的内容

6.3.3样本大小的选择

6.3.4外行答卷的处理

6.3.5CV研究的数据统计分析方法

6.4调查结果统计与分析

6.4.1调查表反馈率的统计

6.4.2支付意愿与WTP值的统计

6.4.3社会经济各因素对支付意愿及WTP值影响的相关分析

6.4.4内在价值估算

6.5结果分析与讨论

6.5.1 CV研究总体评价

6.5.2 CV研究偏差分析

6.5.3 CV研究的有效性与可靠性检验

第7章主要结论与不足

7.1黄河三峡风景名胜区客源市场调查研究结论

7.1.1社会人口学特征

7.1.2旅游行为

7.1.3空间结构

7.2黄河三峡风景名胜区旅游资源价值评估结论

7.2.1旅游资源价值分类系统

7.2.2旅游资源价值评估方法

7.2.3旅游价值

7.2.4内在价值

7.3存在的不足

参考文献

附录

致谢

展开▼

摘要

黄河三峡风景名胜区是甘肃省内的重点名胜区,炳灵寺是甘肃省内三大石窟之一。本文从资源赋存和区位条件、客源结构、旅游价值和内在价值评估等方面对黄河三峡进行了研究。希望此研究能推进风景名胜区资源价值评估的研究和实践的发展,并给地方政府、旅游开发以及经营管理部门一些有益的启示。 首先,本文从地理学角度分析了黄河三峡风景区的区位条件和资源概况。黄河三峡是甘肃省内去西安-兰州-成都旅游环线中的一个重要节点。自然特色上,黄河三峡景区有丹霞地貌的炳灵石林,被誉为“高原明珠”的炳灵湖,太极湖和黄河三峡湿地。人文特色上,有甘肃的三大石窟之一炳灵寺,兼具雕塑艺术和壁画艺术;佛教圣地——罗家洞,还有具有重要历史科研价值的恐龙足印化石群。旅游资源以历史文物古迹和水域风光为主,质量和开发条件的综合评价很高。 其次,本文通过五一和暑假的两次实地游客调查资料,对黄河三峡风景区的客源结构进行了分析。分析的主要内容是:游客的社会经济特征、出游动机、时间特征和空间特征以及对景区的评价等方面。分析结果显示,黄河三峡景区的游客以观光和度假为主,客源地域集中指数比较高、客源吸引半径低说明客源很集中,主要是永靖周边的兰州市、临夏市和定西市等。游客在景区的平均花费不高,旅游以一日游和两日游为主。 本文采用国际上流行的TCM和CVM方法对黄河三峡的旅游价值及内在价值进行了评估,并利用交叉分析和卡方检验等统计学方法详细分析了各因素对支付意愿及WTP值的影响。计算得出,2005年黄河三峡旅游价值为1.33亿元,内在价值为1.05亿元。笔者对存在价值、遗产价值和选择价值三种内在价值进行了界定,计算出黄河三峡的选择价值、遗产价值、存在价值分别为0.25亿元、0.31亿元、0.99亿元。 最后,本文对黄河三峡风景名胜区的研究进行了总结,提出了本研究的创新、不足之处,并对下一步的工作进行了展挈。

著录项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代理获取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