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学位 >西北欠发达地区自我发展能力研究——以甘肃省定西市为例
【6h】

西北欠发达地区自我发展能力研究——以甘肃省定西市为例

代理获取

目录

文摘

英文文摘

声明

导论

(一)选题背景和意义

(二)文献综述

(三)研究思路与分析方法

(四)内容安排与逻辑结构

一、区域自我发展能力概念辨析

(一)发展的主体性

(二)发展与进化

(三)区域自我发展能力

二、区域自我发展能力的形成机制

(一)区域自我发展能力形成的影响因素

(二)区域自我发展能力的形成动力

(三)区域自我发展能力的形成机制

三、区域自我发展能力的定性评估

(一)促进或阻碍扩展秩序的形成

(二)促进或阻碍合作与信息共享

(三)促进或阻碍观念更新与知识创新

四、区域自我发展能力的指标衡量

(一)个体进化能力

(二)企业进化能力

(三)组织进化能力

(四)政府进化能力

五、欠发达地区自我发展能力培育的特殊性

(一)欠发达地区自我发展能力提升缓慢的原因

(二)欠发达地区自我发展能力培育的路径选择

六、典型地区自我发展能力的培育——以定西市为例

(一)定西自我发展能力变迁的历史轨迹

(二)改革开放以来定西自我发展能力的变迁

(三)改革开放以来定西自我发展能力提高的原因探析

(四)进一步提升定西自我发展能力的对策

参考文献

在学期间发表论文

后记

展开▼

摘要

自我发展能力不足严重限制西北欠发达地区经济社会发展己为社会各界所认识,但国内对区域自我发展能力的研究却仍然处于起步阶段。本文借鉴个体群进化分析方法,定义区域自我发展能力为区域内部个体群主动进化的能力,同时区别了显性进化能力与隐性进化能力。基于经济行为主体角度,将区域自我发展能力划分为个体、企业、组织、政府进化能力。在对区域自我发展能力进化动力及形成机制分析的基础上,提出了区域自我发展能力的定性评估内容和衡量指标,并以定西市安定区为例进行相关实证分析。
   本文认为,通过生存方式变革来实现自我发展能力的提升会陷入“循环论证”的误区。因为拥有相对高素质的公务人员,同时迫于内在的发展压力,提升欠发达地区自我发展能力的突破口应该首选政府;通过扩大对外交流获取区域外部规模性的资本和技术支持,通过促进经济要素尤其是劳动力的双向流动以打破传统落后的思维观念,对于提升欠发达地区自我发展能力具有特别重要的意义。

著录项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代理获取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