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学位 >关于误工费赔偿标准问题的案例分析
【6h】

关于误工费赔偿标准问题的案例分析

代理获取

目录

文摘

英文文摘

声明

引 言

一、基本案情

(一)案情简介

(二)本案庭审的争议焦点

1、原告提供的没有加盖公章的证据是否具有法律效力

2、原告在病假期间是否有病假工资

3、被告章先生轿车投保的保险公司应否列为本案的共同被告

(二)本案的审理结果

二、关于本案的几种不同观点及评析意见

(一)几种不同观点

1、第一种观点认为:本案应按照侵权行为发生地(南京)的标准来计算误工费赔偿数额。

2、第二种观点认为:应以孔女士旅居的美国为计算基准地。

3、第三种观点认为:无论是按照我国国内的标准还是按照美国的标准进行赔偿,都有可能显失公平,均有不妥之处,应在我国的赔偿标准与美国的标准之间选择一个中间值进行赔偿。

(二)评析意见

三、分歧产生的根源及解决途径

(一)分歧产生的根源

1、我国人身损害赔偿法律制度的发展过程

2、我国目前人身损害赔偿法律制度所存在的问题

(二)解决途径

1、制定《关于贯彻执行(侵权责任法)若干问题的意见

2、司法解释

3、法官的作用

结 语

参考文献

致 谢

展开▼

摘要

误工费是指赔偿义务人应当向赔偿权利人支付的受害人从遭受伤害到完全治愈这一期间(误工时间)内,因无法从事正常工作而实际减少的收入。误工费是人身损害赔偿的项目之一,受害人能够获得多大程度的司法救济直接取决于赔偿数额的多少,而赔偿数额是根据一定的计算标准所得出的结果,采用不同的计算标准将会对当事人产生不同的影响。而我国目前关于人身损害赔偿制度的立法参差不齐,现行的关于这方面的法律法规之间不协调、内容上有冲突,赔偿范围和赔偿标准也不统一,这些冲突的存在严重影响了司法实务工作和司法公正。本文通过介绍一起特殊的误工费索赔案来对我国人身损害制度的历史、现状进行一定的分析,并针对目前我国人身损害赔偿制度所存在的问题提出几点解决途径。
   本论文通过具体的案件材料展开论述:
   第一部分:首先介绍本案的基本案情,其中包括案件的基本事实、本案在庭审过程中的几个争议焦点以及本案的审理结果。
   第二部分:着重分析法学界关于本案的几种不同观点及其理由,并阐述了笔者对于本案的评析意见。
   第三部分:指出本案产生分歧的根本原因,并针对目前我国人身损害赔偿制度存在的问题提出了以几点立法建议。

著录项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代理获取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