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学位 >以借贷形式挪用公款行为之认定
【6h】

以借贷形式挪用公款行为之认定

代理获取

目录

声明

摘要

引言

第一章 以借贷形式挪用公款行为在司法认定中的疑难

1.1 以借贷形式挪用公款行为在司法认定中出现争执

1.2 案情介绍和判决情况

1。3 对案例争议及问题所在

第二章 对挪用公款罪的正确认定

2.1 如何认定挪用公款罪中的“归个人使用”

2.1.1 刑法及其相关法律解释对“归个人使用”具体解释

2.1.2 上述法律规定在实践中所产生的疑惑之处

2.2 从具体案例来分析在对“归个人使用”的理解上的复杂之处

2.2.1 案情介绍

2.2.2 案例中争议所在如何认定是“归个人使用”

2.2.3 对如何认定“归个人使用”所作的分析

2.3 挪用公款罪的认定标准

2.3.1 从犯罪客观方面来认定

2.3.2 从犯罪客体方面来认定

2.3.3 从犯罪主观方面来认定

2.3.4 从犯罪主体方面来认定

2.4 对被告人高剑凌、武永奎挪用公款一案的分析

第三章 挪用公款与借贷公款的区分

3.1 挪用公款与借贷公款的一般区别

3.2 判断挪用公款与借贷公款的具体标准

3.2.1 从主体方面来判断

3.2.2 从客观方面来判断

3.2.3 从行为动机来判断

3.2.4 从公款的用途来判断

3.3 司法实践区分二者的原则

第四章 以借贷形式挪用公款的共犯认定问题

4.1 以借贷形式挪用公款时,使用人及其他参与人能否成立共犯的问题

4.2 从具体案例看实践中的争议

4.3 对案例认定意见及分析判断

4.3.1 对案例认定意见及理由

4.3.2 司法实践中的认定标准

4.4 以借贷形式构成挪用公款罪中的共犯类型

4.4.1 公款使用人与挪用人共谋,指使或者参与取得挪用款的,成立共犯

4.4.2 公款挪用人和使用人之外的第三人介绍挪用公款的能否成立共犯

第五章 以借贷形式挪用公款中主、从犯的认定问题

5.1 以借贷形式挪用公款案中存在主、从犯的区分问题

5.2 一般认定原则

5.3 司法实践中具体认定标准

5.3.1 某一单位内部符合挪用公款罪主体条件的人员之间相互勾结的挪用公款

5.3.2 某一单位内部人员与外部人员勾结的挪用公款中共犯的区分

结语

参考文献

致谢

展开▼

摘要

挪用公款罪是贪污贿赂罪中的一个重要罪名,其发案率较高。由于挪用公款的情况比较复杂,加上法律规定抽象性和交叉性,导致在司法实践中对挪用公款认定中出现了不少疑难问题,尤其当公款的使用是以借贷的形式表现出来时,是构成了挪用公款罪亦是合法的借贷公款行为?罪与非罪,一直困扰着司法界。为了更好解决这类疑难问题,更加规范的定罪量刑。本文拟通过对被告人高剑凌、武永奎挪用公款一案的分析,将对以借贷形式挪用公款的相关问题作详细研究,包括其一对挪用公款罪的正确认定;其二挪用公款与借贷公款的区分;其三以借贷形式挪用公款的共犯认定问题;其四以借贷形式挪用公款的共犯类型问题研究;全文紧紧围绕挪用公款罪的实质含义,结合自己在实践遇到的案例,对司法实践中的疑难问题进行探讨,提出个人的见解。通过这些问题的研究,以期解决司法实践中对此类案件同案不同判的问题。

著录项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代理获取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