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学位 >1984-2013年阿尔卑斯山地区冰川面积变化遥感监测研究
【6h】

1984-2013年阿尔卑斯山地区冰川面积变化遥感监测研究

代理获取

目录

封面

声明

中文摘要

英文摘要

目录

第一章 绪论

1.1 选题背景及研究意义

1.2 国内外冰川变化研究进展

1.3 论文研究内容和技术路线图

1.4 本文创新之处

第二章 研究区概况

2.1 地貌特征

2.2 气候特征

2.3 冰川分布

2.4 水文特征

第三章 数据收集与处理

3.1 数据

3.2 数据处理

3.3 归一化水体指数法

3.4 研究方法

第四章 阿尔卑斯山地区冰川变化特征

4.1冰川总面积变化特征

4.2 阿尔卑斯地区西、中、东段冰川面积变化特征

4.3 小结

第五章 冰川变化的影响因素探讨

5.1 气候变化特征

5.2 冰川变化与气候变化的响应关系

5.3 冰川变化与地形因素的关系分析

5.4 冰川的空间形态对冰川变化的关系研究

5.5 与其他研究结果的对比分析

5.6 与中国海洋型冰川变化特征对比

5.7 小结

第六章 结论与展望

6.1 主要结论

6.2 不足与展望

参考文献

在学期间的研究成果

致谢

展开▼

摘要

阿尔卑斯山是冰川学研究的发祥地和现代西欧山地海洋性冰川分布的典型地区,基于遥感技术对阿尔卑斯山地区冰川面积变化进行监测研究具有重要的科学意义。本论文利用1984、1990、2003和2013年的TM、ETM+、OLI/TIRS遥感影像资料和DEM数据作为数据源,结合世界冰川编目数据,通过使用比值阈值法和归一化水体指数法,结合目视解译的方法提取了冰川边界,应用GIS技术,分析了阿尔卑斯山地区近30年的冰川变化及其时空变化特征。同时对研究区冰川分布区域内及周围格点的气温和降水数据进行趋势分析,研究其与冰川变化的响应关系。研究结论主要包括:
  (1)1984~2013年期间,阿尔卑斯山地区冰川面积不断减少,总面积共减少了853.31km2,退缩比例(占1984年)达到了26.37%。该区不同时段内冰川退缩速率不同,1992~2003年的退缩速率比1984~1992年与2003~2013年两个时段均要快,时间段内总体表现为“慢-快-慢”的态势。
  (2)阿尔卑斯山区冰川主要分布在海拔2500m~4000m之间,冰川面积退缩百分比随着海拔的升高而减少;北向的冰川分布面积较大,南向冰川分布面积较小;从1984~2013年冰川面积退缩百分比来看,该区现代冰川各坡向都在退缩,但南向冰川面积退缩率大于北向;该区冰川面积主要分布在5°~40°上,1984~2013年,冰川面积在各个坡度上均有减少,面积减少百分比与坡度的变化呈正态分布趋势。
  (3)阿尔卑斯山地区1973-2013年气温升高的趋势比较明显,降水量在波动中微弱变化,没有表现出明显的规律;分析显示,气温上升在该区冰川退缩的影响因素中起主导作用。冰川的变化对气候变化的响应不是即时的,而是存在一个滞后的过程;分形理论分析显示,该区今后冰川虽然继续退缩但趋于稳定状态。
  (4)在全球气候变暖大环境下,阿尔卑斯山地区冰川变化与中国海洋型冰川的变化趋势一样,也处在持续退缩的状态,但阿尔卑斯山地区冰川退缩速率较大,比除玉龙雪山之外的中国西部海洋性冰川退缩速率均要快。

著录项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代理获取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