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学位 >兰州市“微博问政”效果评价研究
【6h】

兰州市“微博问政”效果评价研究

代理获取

目录

声明

第一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

1.2 研究意义

1.2.1 现实意义

1.2.2 理论意义

1.3 国内外研究现状

1.3.1 国内研究现状

1.3.2 国外研究现状

1.4 研究内容与方法

1.4.1 研究内容

1.4.2 研究方法

第二章 概念界定与理论基础

2.1 概念界定

2.1.1 网络问政概念

2.1.2 微博问政概念

2.2 理论基础

2.2.1 新公共服务理论

2.2.2 善治理论

2.2.3 公民参与理论

第三章 兰州市微博问政现状

3.1 兰州市微博问政的民众参与情况

3.2 兰州市微博问政的政府回应情况

3.3 兰州市微博问政的信息重叠度

第四章 对兰州市微博问政的效果评价体系

4.1 兰州市微博问政效果评价体系构建思路和方法

4.1.1 评价体系构建思路

4.1.2 评价体系构建方法

4.2 评价体系构建

4.2.1 评价体系框架

4.2.2 指标描述说明

4.3 评价指标权重的确定

4.3.1 构造判断矩阵

4.3.2 判断矩阵的一致性检验

4.3.3 指标权重计算

4.4 兰州市微博问政效果的实证评价

4.4.1 评价评语集

4.4.2 模糊判断矩阵的确定

4.4.3 综合评价结果

第五章 兰州市微博问政的问题及原因分析

5.1 兰州市微博问政存在的问题

5.1.1 服务性一般仍需改进

5.1.2 回应性良好但缺乏民意收集和互动

5.1.3 公众参与广度深度均较差

5.2 兰州市微博问政存在问题的原因分析

5.2.1 政务微博定位不清晰

5.2.2 信息壁垒依然存在

5.2.3 缺乏完善的监督评价机制

第六章 国内优秀政务微博经验

6.1 “问政银川”的经验

6.1.1 定位明确,协同联动

6.1.2 良好的监督考核机制

6.1.3 充分的资源投入

6.2 “宿迁之声”的经验

6.2.1 主动进行民意收集

6.2.2 全媒体互动扩大参与

第七章 改善兰州市微博问政效果对策

7.1 明确问政回复微博的定位

7.2 应有合理的组织结构和回应流程

7.3 建立完善的监督和评价体系

7.4 重视微博失声群体,扩大公众参与面

参考文献

附录A 评价打分问卷

致谢

展开▼

著录项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代理获取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