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学位 >非政府组织在我国环保事业中的参与行为初探——以云南省环保NGO为例
【6h】

非政府组织在我国环保事业中的参与行为初探——以云南省环保NGO为例

代理获取

目录

文摘

英文文摘

声明

导论

一、相关概念与研究方法

(一)相关概念说明

(二)调查方法与研究意义

二、案例调查与简介

(一)“云南大众流域管理研究及推广中心”调查

(二)“美国大自然保护协会”调查

(三)政府有关方面的意见

三、案例分析

(一)NGO在我国环保事业中的参与途径和方式

(二)NGO在我国环保事业中的作用与价值

(三)影响NGO参与行为的因素分析

结论

参考文献

致谢

展开▼

摘要

二十世纪八、九十年代以来掀起的“全球性结社革命”标志着非政府组织(NGO)的全球性兴起。作为对政府(民主制福利国家)和市场(规范竞争市场)双重失灵的一种回应,NGO在我国虽然尚处起步阶段,但已在以环境保护为代表的公益领域初显身手,发挥着日益重要的作用。我国云南省以其独特的生态资源条件和经济社会发展特征,成为了目前NGO聚集度较高的省份之一,是研究我国环保NGO的一个典型之地。 本文以个案调查的方式,在掌握大量一手资料的基础上,通过对典型NGO在云南省环保事业中的项目开展情况调查,客观、全面地反映我国目前NGO参与环保事业的状况和特征,以期为我国公民社会的培育、NGO的健康快速成长,以及科学发展观下经济发展和环境保护和谐并进之探索尽片瓦之劳。 本文选取了活跃在云南省环保事业中的国内、国外NGO代表各一个--“云南大众流域管理研究及推广中心”和“美国大自然保护协会”,分别概述了它们所开展的主要项目情况,然后以此为例深入分析了NGO参与环保事业的主要途径和方式,然后重点探讨了目前NGO在我国环保事业中的作用和价值:动员与整合社会力量,促进公民参与;补充或代理政府一定职能,优化政策效果;可持续发展观念的倡导与教育;充当外部监督与评价机构。 此外,本文还分析了影响NGO参与行为的主要因素,包括NGO对环境问题的认知和政策分析能力、资金约束、组织性和社会影响力、寻求多方支持的能力等自身因素,以及政府支持力度、相关立法和政策环境等外部因素。 最后,本文初步得出了四点结论:一是NGO在我国环保事业中初显身手,成效显著;二是NGO参与途径多样化,与政府协作密切;三是本土NGO尚显稚嫩,存在资金问题等发展困境;四是成熟的国外NGO行为能力较强,对本土NGO起到一定示范作用。

著录项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代理获取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