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学位 >夏洛特小姐——论拉斐尔前派代表艺术家对此主题的不同创作手法与价值理念
【6h】

夏洛特小姐——论拉斐尔前派代表艺术家对此主题的不同创作手法与价值理念

代理获取

目录

文摘

英文文摘

声明

第一章拉斐尔前派与诗歌《夏洛特小姐》

第一节拉斐尔前派及其艺术特点简介

第二节丁尼生的诗歌:《夏洛特小姐》

第二章几位艺术家相关作品的形式分析

第一节亨特与罗塞蒂的相关版画作品

第二节 亨特的油画版本

第三节沃特浩斯的油画版本

第四节梅特亚德的油画版本

第三章绘画作品《夏洛特小姐》的价值理念

第一节忧郁唯美主义美学观

第二节绘画作品诗歌性的溯求

第三节维多利亚时代爱情道德观念的隐喻

参考文献

附 录

展开▼

摘要

19世纪中期的英国画坛,拉斐尔前派运动风起云涌。该画派受到同一时期英国文学的影响非常大。许多拉斐尔前派艺术家把英国桂冠诗人丁尼生的作品《夏洛特小姐》频频作为其绘画主题。本文利用美术史研究的形式分析法来分析威廉·霍尔曼·亨特、登特·伽伯利尔·罗塞蒂、西德尼·哈洛德·梅特亚德等艺术家所表现的相关主题的作品,结合相关著述,比较其不同创作手法,揭示这些艺术家对这一主题所抱持的独特价值理念。通过对这些作品研究对比,本文试图寻找出拉斐尔前派对同一主题如此热衷的特殊原因。 通过对相关作品的研究,本文认为:拉斐尔前派艺术家如此钟爱这一题材其中一个重要的因素是他们特殊的艺术观和美学观的必然选择。另外,这一题材还体现出了拉斐尔前派艺术家对社会问题的深切关注。“夏洛特小姐”这一诗歌的主题虽然表达的是中世纪的题材,但实质反映的是维多利亚时期女性在英国社会中的角色问题。随着女性在家庭领域地位的提高,像《夏洛特小姐》这样的作品表达出了女性个体的欲望和其社会责任的冲突。拉斐尔前派的艺术家正是利用这一切入点来介入社会生活,表达自己对于维多利亚时期关于家庭与妇女等社会问题的态度。

著录项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代理获取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