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学位 >福建三沙湾、兴化湾饵料浮游动物主要生态特征及次级产量的初步估算
【6h】

福建三沙湾、兴化湾饵料浮游动物主要生态特征及次级产量的初步估算

代理获取

目录

文摘

英文文摘

声明

第一章 前言

第一节 饵料浮游动物的研究概况

1.饵料浮游动物的定义及简介

2.饵料浮游动物的研究动态

第二节 次级产量研究概况

1.次级产量的定义

2.次级产量的估算方法

3.次级产量的研究进展

第三节 三沙湾、兴化湾研究历史及本研究意义

1.三沙湾、兴化湾(以下简称两湾)自然环境简介

2.三沙湾、兴化湾研究进展

3.研究意义及目的

第二章 三沙湾、兴化湾饵料浮游动物生态特征

1.材料与方法

1.1样品采集与保存

1.2样品分析

1.3数据处理

2.结果

2.1三沙湾、兴化湾表层水的温度及盐度

2.2饵料浮游动物的种类组成和生态类群

2.3饵料浮游动物生物量的季节变化及平面分布

2.4饵料浮游动物丰度的季节变化及平面分布

2.5多样性指数(H')、均匀度(J')和单纯度(C')的季节变化

2.6优势类群、优势种及其季节演替

3. 讨论

3.1三沙湾、兴化湾饵料浮游动物种类组成与数量变动

3.2温度对饵料浮游动物的影响

3.3不同流系对饵料浮游动物的影响

第三章 三沙湾、兴化湾饵料浮游动物次级产量的初步估算

1.材料与方法

1.1样品采集与保存

1.2样品分析处理

1.3数据处理

2.结果

2.1三沙湾、兴化湾饵料浮游动物次级产量的季节变化及平面分布

2.2三沙湾、兴化湾饵料浮游动物周转率的季节变化

2.3三沙湾、兴化湾饵料浮游动物次级产量的转化效率

3.讨论

3.1三沙湾、兴化湾与其他海区饵料浮游动物次级产量比较

3.2三沙湾、兴化湾与其他海区浮游动物周转率(P/B rate)比较

3.3温度对次级产量、周转率的影响

3.4饵料浮游动物个体大小对次级产量、周转率的影响

3.5浮游幼体比例对次级产量的影响

3.6种群更新速度与次级产量、周转率的关系

3.7海区稳定性与次级产量的关系

3.8海区水深与次级产量的关系

3.9三沙湾、兴化湾与其他海区饵料浮游动物次级产量的转化效率比较

3.10计算公式的系数选择

第四章 小结

第一节 主要研究结果

第二节 本研究中存在的不足

参考文献

致谢

展开▼

摘要

三沙湾位于福建省东北部沿海,水质优良,水产资源丰富,是我国著名的大黄鱼产卵场;兴化湾位于福建省中段沿海,是福建省沿海最大的海湾和重要的海产养殖基地。浮游动物是海洋生态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为食物链中的次级生产力,其中,饵料浮游动物是海洋经济水产动物直接或者间接的饵料,其种类组成和数量分布与渔业关系极为密切。对三沙湾、兴化湾浮游动物的报导不多,且年代较久,缺乏对饵料浮游动物系统性研究。 根据2007年2月、5月、8月、11月福建省三沙湾(119°43'30''E-119°58'00''E,26°38'30''N-26°44'30''N)和兴化湾(119°17'30''E-119°25'00''E,25°18'30''N-25°23'30''N)4个航次的调查资料,研究饵料浮游动物的种类组成、生物量、丰度及其季节变化、平面分布,分析饵料浮游动物的次级产量、周转率及转化效率。主要研究结果如下: 1.三沙湾、兴化湾饵料浮游动物的生态特征 本研究共鉴定三沙湾饵料浮游动物82种(类),其中桡足类35种,端足类5种,十足类4种,毛颚类3种,有尾类3种,等足类2种,糠虾类2种,介形类2种,涟虫类2种,磷虾类1种,多毛类1种,浮游幼体19类及3种底栖桡足类等。桡足类是三沙湾最重要的优势类群,四季所占比例均较高,其次是浮游幼体,其丰度季节变化较大,夏季最高,冬季最低。饵料浮游动物四季平均生物量为94.52㎎·m-3,占浮游动物总生物量四季均值的90.21%,平均丰度达665.36ind·m-3,占总丰度的97.79%。生物量和丰度的季节变化为春、秋季较高,冬、夏季较低;其平面分布存在明显的季节变化。 共鉴定兴化湾饵料浮游动物77种(类),其中桡足类32种,端足类3种,十足类5种,毛颚类2种,有尾类3种,等足类1种,糠虾类3种,介形类4种,涟虫类1种,磷虾类1种,多毛类1种,浮游幼体类19类及2种底栖桡足类等。桡足类同样是兴化湾最重要的优势类群,四季所占比例均较高。浮游幼体是第二优势类群,其丰度季节变化较大,夏季最高,冬季最低。兴化湾饵料浮游动物数量及时空分布与三沙湾存在较大差别:其平均生物量达183.24㎎·m-3,占浮游动物总生物量四季均值的60.88%,平均丰度达1187.52 ind·m-3,占总丰度的96.93%。生物量和丰度的季节分布为:春季最高,随后逐步减少,冬季为全年最低;其平面分布季节变化同样明显。 分析结果显示:水温、径流是影响三沙湾、兴化湾饵料浮游动物种类组成及其时空变化的主要因素。 2.三沙湾、兴化湾饵料浮游动物次级产量、周转率、转化效率的初步估算 2.1三沙湾、兴化湾饵料浮游动物的次级产量 三沙湾饵料浮游动物的平均个体次级产量为2.045μgC·ind-1·d-1,总次级产量为11.924㎎C·m-2·d-1,总次级产量秋季最高,夏季次高,冬季最低。 兴化湾饵料浮游动物的平均个体次级产量为1.568μgC·ind-1·d-1,总次级产量为23.486㎎C·m-2·d-1,总次级产量春季最高,夏季次高,冬季最低。 结果显示:三沙湾、兴化湾饵料浮游动物的次级产量与其个体大小,生活周期及海区温度、水体稳定性等因素有关。 2.2三沙湾、兴化湾饵料浮游动物的周转率 三沙湾饵料浮游动物次级产量的平均周转率为0.082,兴化湾为0.089,均为夏季最高,春季次高,冬季最低。周转率与饵料浮游动物平均个体干重存在负相关关系,与水温存在密切正相关关系。 2.3三沙湾、兴化湾饵料浮游动物次级产量的转化效率 通过历史数据的借鉴,估算得三沙湾转化效率约为36.17%,秋季最高,冬季最低;兴化湾转化效率为21.01%,春季最高,夏季最低。结果表明:转化效率与营养盐的丰富度存在密切关系。

著录项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代理获取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